春季动物疫病高发,是全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关键时期,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集中攻坚,我市“春防行动”各项工作已全面完成。行动以来,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高度重视、认真谋划、多措并举、从严从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高效有序推进各项防控工作。行动期间,全市动物疫情形势平稳,累计免疫生猪口蹄疫10.857万头次,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611.279万羽次,牛口蹄疫0.27万头次,羊口蹄疫1.063万只次,羊小反刍兽疫0.956万只次,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100%。
一是超前部署,下好防疫“先手棋”。坚持“早”字当头,突出早谋划、早部署、早发动,围绕“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目标任务,提前部署2025年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疫和消毒灭原工作。组织举办全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会,进一步明确行动目标措施、细化责任分工,确保“春防行动”有序开展。
二是立体保障,建强应急“储备库”。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全面完成各类疫苗采购和疫苗冷链配送,兽用消毒药、应急防疫物资等储备充足并根据各辖市区需求及时调拨,全面保障“春防行动”顺利进行。行动期间,共发放各类兽用消毒药1.5吨,一次性防护用品6000套(只)。
三是精准施策,构建防疫“全闭环”。严格落实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四不漏”的工作要求,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全覆盖强制免疫。指导规模场严格按照“先打后补”要求,规范疫苗采购、储存、使用和防疫废弃物处置,不断完善免疫程序,确保基础免疫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坚持规模场程序自免、散养户集中拉网免疫并行,采取组织防疫小分队、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分片包干、逐村过堂,确保防疫任务全面完成。
四是关口前移,打出防疫“组合拳”。强化狂犬病强制免疫,全市共计设立202个犬只狂犬病定点免疫点,常态化开展狂犬病免疫工作;农村地区通过乡镇畜牧兽医站和兽医社会化服务机构,结合春防行动集中实施免疫,累计免疫犬只46521只。针对我市畜禽养殖新业态蓬勃发展,率先组织对休闲观光类家庭农场、萌宠乐园等新业态的畜禽养殖情况开展专项摸底调查,累计调查新业态场所82家,涉及各类畜禽品种20余种。根据普查摸底数据,进一步强化防疫技术指导和服务,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档。
五是智慧监测,织密防控“预警网”。强化高致病性禽流感、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排查,抓好养殖环节、屠宰环节和无害化处理环节非洲猪瘟、禽流感监测工作,配合国家和省级完成主要动物疫病监测采样,全面完成春防监测采样。同时,针对畜禽养殖新业态畜禽养殖品种复杂、休闲观光人员较多、人畜接触传播疫病风险大的特点,组织开展“春防行动”期间新型经营业态和牛羊养殖场人兽共患病抽样筛查,运用智能工作站等前沿技术,实现48小时内样本检测结果全覆盖。已完成病原学检测3500份次、血清学检测2800份次,形成多维度风险防控网络。
六是数字赋能,用好防疫“新技术”。按照生物安全防控要求,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线上云培训”为主的形式,针对防疫人员防护、免疫规范注射、科学饲喂管理、疫病净化消灭等难点要点提供技术指导服务,进一步提升基层一线人员疫病防控能力。行动期间,累计培训各级防疫人员和养殖场户8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
下一步,我市将针对“春防行动”开展免疫效果绩效评价,通过专项评估,查找防疫漏洞,夯实防疫成效,进一步构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免疫屏障,努力实现全年重大动物疫病“力争不发生,确保不流行”的防控目标,为全市畜牧业健康稳定高质量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