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小麦扬花灌浆关键期,我市立足“早监测、早部署、早行动”,以“虫口夺粮”的紧迫感,扎实推进小麦赤霉病防控,通过责任压实、宣传到位、技术护航、监管加力等组合拳,筑牢夏粮安全生产防线。
一、高位推动,织密责任落实“一张网”
4月1日,我市召开各辖市(区)农业农村局分管同志参加的“全市小麦赤霉病等穗期重大病虫害防控会商及植保工作培训会”,专题部署了打好小麦赤霉病防治攻坚战的具体目标任务要求。各辖市(区)农业农村局随即召开了各乡镇、街道负责同志参加的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会议。4月7日至今,市农业农村局对各辖市区小麦赤霉病防控资金使用、防控物资采购发放、防治进度进行日调度,确保责任到岗、任务到人,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全域覆盖”的防控格局。
二、资金保障,夯实药剂供应“保障线”
财政资金提前足额到位,累计下达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治药剂采购经费625万元,其中用于小麦赤霉病防治608.44万元,占总资金量的97.35%。重点用于丙硫菌唑、氰烯菌酯等高效药剂采购。通过集中采购、“点对点”配送,累计发放药剂覆盖面积100.56万亩次。
三、多维发力,奏响宣传动员“协奏曲”
“传统媒体+新媒体”齐上阵,利用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微信、农务通、黑板报、“农业一点通”等形式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控宣传。金坛、溧阳等地利用村广播、流动宣传车,将防控知识送到村,电视滚动字幕播报55期,发放技术明白纸2万余份,发送“小麦赤霉病防治提醒”农务通手机短信1万余条,实现种粮主体宣传“零盲区”。
四、技术护航,筑牢田间防控“安全线”
市农技推广中心构建“市—县—镇—村”四级监测网络,每日跟踪小麦抽穗扬花进度、田间菌源和气象数据,4月2日印发《2025年小麦穗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意见》。市农技推广中心成立防治技术服务专家组,为广大农户开展线上线下技术指导服务,手把手指导农户科学用药,确保“打药到穗、保护到位”。推广技术骨干力量深入到镇村、到农户、到田间,确保赤霉病防治指导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在技术指导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防控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空白。
五、持续攻坚,打赢关键时期“决胜仗”
截至4月20日,我市扬花面积58.23万亩,累计防治面积74.4万亩次,防治面积占扬花面积比例为127.77%。当前,我市针对迟播田块、晚熟品种田块和抽穗扬花不平衡田块组织农技人员开展防治指导,全力提升防控覆盖率。
“粮食安全大于天!”常州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细抓实每一轮防治,坚决打赢小麦赤霉病防控攻坚战,为夏粮丰产丰收和粮食安全交上一份过硬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