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至17日,国务院参事于康震一行6人赴我市调研长江禁捕退捕工作。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听取汇报等形式,深入了解常州市禁捕退捕政策落实成效、渔民安置保障及生态修复进展,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市政府副秘书长刘锁龙、市农业农村局冯旭江局长、乡村振兴局周涌副局长及执法支队负责人全程陪同。
17日上午,调研组首站来到滆湖鲌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重点了解翘嘴鲌、蒙古鲌、达氏鲌等特有鱼种的繁育保护工作,并现场察看了滆湖渔政二大队基地,详细询问基地建设和运转情况。近年来,通过严格实施全年禁捕、生态补水、人工增殖放流等举措,滆湖水域鱼类资源量较禁捕前增长约40%,鲌类种群规模逐步恢复,生物多样性显著改善。调研组对滆湖鲌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渔季节性禁渔措施落实情况给予肯定。
17日下午,调研组现场观摩了我市长江流域禁捕退捕信息化防控平台的实战演示,该系统突出“技防+人防”相结合,建立“全覆盖”“全天候”“全时段”监控和快速响应、综合执法的防控长效机制,实现了我市长江段“适时监控长江水域、适时显示相关数据、适时调度执法力量”的功能。调研组就“大数据共享”“多部门联合监管”等问题与一线执法人员深入交流,建议进一步强化与公安、海事等部门的数据共享,推动“非现场执法”技术应用,加大非法捕捞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切实巩固“不敢捕、不能捕”的执法威慑。随后调研组参访了常州长江大保护展示馆,作为常州市长江生态保护宣教基地,长江大保护馆通过影像资料、实物标本、互动模型等载体,生动呈现禁捕退捕政策实施以来,常州市滨江化工园区产业转型蝶变的历史见证,全方位展现常州“腾笼换绿”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调研组指出,长江大保护馆应进一步发挥科普教育功能,常态化开展生态课堂,引导全社会进一步认识长江、热爱长江,推动长江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我市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逐项落实调研组提出的工作建议,运用好、拓展好检查成果,推动“禁渔铁令”落地生根,奋力书写长江大保护的“常州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