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市麦油逐步进入返青期和抽薹期,是落实春季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各地要加强踏田查苗,因田因苗加强分类指导,突出关键田管措施落实,努力夯实夏熟丰收基础,实现大面积单产提升。
一、当前苗情特点
越冬以来气温总体偏高,光照充足,雨水异常偏少。据近期踏田考察和2月10日全市苗情调度汇总,当前麦油苗情特点表现为:一是生育进程慢于上年。全市小麦平均叶龄5.2叶、亩总茎蘖数42.5万、单株分蘖数1.0个,比去年同期少0.5叶、6.4万和0.2个;移栽油菜平均株高33.1cm、叶龄16.0叶、绿叶数11.8张;直播油菜平均株高19.4cm、叶龄15.1叶、绿叶数10.7张。二是苗情转化升级加快。全市小麦旺长苗、一类苗、二类苗、三类苗比例分别占1.0%、18.6%、53.4%和27.0%,一、二类苗合计占比72.0%,比越冬始期(12月20日)提高22.4个百分点;油菜一类苗、二类苗、三类苗比例分别占22.7%、63.3%和14.0%,一、二类苗合计占比86.0%,比越冬始期(12月20日)提高8.6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苗情不平衡性突出。受“暖冬”影响,早播田块苗龄偏大、茎蘖数偏多,过迟播田块苗龄偏小、茎蘖数偏少。小麦叶龄早播和晚播相差5张叶片以上;亩茎蘖苗数旺长的达80万以上,弱小的30万不到,相差50万以上。油菜叶龄移栽早的和直播晚的相差10叶以上;移栽密度4100-6300株/亩,直播密度23000-31000株/亩。二是病虫草害威胁较大。随着气温升高,田间杂草萌发及生长速度加快,与麦油争光争水争肥争空间,病虫也渐次活跃。三是湿渍害威胁。虽然田间沟系配套到位率较高,但是随着冻融交替,田内沟系坍塌堵塞,田内沟、内外沟不通现象仍然突出。四是“倒春寒”等灾害隐患。后期的天气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还面临着“倒春寒”、病虫害、倒伏等多重考验。
三、主要田管措施
1. 因苗促弱控旺 壮苗稳长
返青至拔节前要因苗制宜分别采取“促弱(苗)、控旺(苗)、稳壮(苗)”技术措施,打好丰产基础。对群体偏小、预期穗数可能不足或者前期施肥不足和脱力落黄现象的田块,尽早适量追施返青接力肥促进弱苗转化,追肥用量严格控制在每亩尿素5~7.5公斤,可肥水结合或降雨前后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对晚播小苗,只要基本苗和基肥用量足、叶色正常,无须施用返青接力肥。对群体偏多的旺长田块,早春不宜追肥,且要在拔节前(抽薹前)进行适当化控,小麦田块还可在拔节前墒情适宜时进行适度镇压,控旺促壮防冻防倒;对群体适宜、叶色正常的一、二类苗早春不宜施肥,重点是施好拔节孕穗肥(蕾薹肥)。
2. 普施重施拔节孕穗肥(蕾薹肥)“争粒、增重”
拔节孕穗肥和蕾薹肥是夺取麦油高产高效的关键。对群体适宜的一、二类苗麦田,在叶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1节间接近定长、第2节间伸长1~2cm、叶龄余数2.5左右时追施拔节肥,一般亩施45%三元复合肥15公斤和尿素7.5~10公斤,培育壮杆大穗;对弱小苗、群体偏少、脱力落黄的麦田,在早春施用接力恢复肥的基础上,在倒2叶期前后再根据苗情追施5~7.5公斤/亩尿素,提高单穗重;对群体过大的麦田,拔节肥要适当推迟施用,做到叶色不褪淡不施肥,并根据群体大小和叶色情况调整拔节肥用量,一般亩施45%三元复合肥10~15公斤和尿素5~8公斤。对长势正常的一、二类苗油菜田,在薹高5~8厘米时及时追施薹肥,一般亩施45%三元复合肥20~30公斤和尿素5公斤,适当增施钾肥,增强植株抗逆性;对发棵小、脱力落黄的油菜田,在早春施用接力恢复肥的基础上,在抽薹后视苗情长势再酌情二次追肥;对群体旺盛的油菜田,则应推迟施用薹肥,减少无效生长,一般在薹高30厘米左右追施。
3. 适时科学化除 及时防病治虫
随着气温回升,春季田间草害、病虫害逐步显现和加重,要加强监测预报,进行绿色防控。一是在拔节前搞好春季化除。对草害达标特别是“草欺苗”田块,要掌握在小麦拔节前,日均温稳定回升后抢晴天用药,避免在低温来临前后用药和低洼积水田用药,以免发生冻药害、渍药害。二是在拔节期加强测报和防治好茎基腐病、纹枯病、白粉病等病虫害。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的预测预报信息,适时开展防治,注意用准药剂,用足药量和水量。三是做好后期以赤霉病为主的病虫害防治和“一喷三防”准备工作。
4. 强化防灾减灾 及早做好补救
一是及时清沟理墒,防止渍害。渍害会严重损害麦油根系活力和功能,影响根系生长发育及对养分、水分的吸收。田间湿度大也易加大病害的发生和传播危害。经过冬春冻融、坍塌,部分田块沟系堵塞、排水不畅,要及时做好清沟理墒、疏通沟系,保证田内外沟系灌排水通畅。二是防御“倒春寒”冻害,及早补救。今年冬季气温高,麦苗苗质较嫩。低温寒流来临前对缺墒田块及时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防御低温冻害。在春季追肥中适当增施钾肥,促进糖分转化,改善植株体内碳氮比。拔节前后发生冻害,要在低温后2~3天内调查幼穗受冻程度,对主茎和大分蘖幼穗冻死(先浑浊、后发白、至枯黄)率超过10%的麦田及时趁湿增施速效恢复肥,一般冻死率在10%~30%的麦田亩施尿素5公斤左右,冻死率超30%的麦田每递增10个百分点亩增施尿素2.5公斤,最高不超过15公斤,争取小分蘖和高节位分蘖成穗,减少产量损失。遇到严重倒春寒冻害的油菜田,及时清理受冻损伤的茎叶,并酌情补施5~7.5公斤尿素作恢复肥,促进生长。要注意增施的恢复肥跟正常施用的拔节孕穗肥和蕾薹肥互不抵消。此外,用二氢卟吩铁、芸苔素、油菜素内酯、寡糖、水溶性硅肥等兑水喷施,也能预防和修复低温冻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