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播期间阴雨天气较多,全市小麦播期偏晚,叶龄总体偏小、茎蘖数偏少,麦油苗情不平衡性突出。目前,全市麦油进入越冬期,越冬期间日均气温回升至3℃以上的机会较多,促弱转壮空间较大。为切实落实促弱转壮措施,提高防冻能力,确保安全越冬。近日,根据我市“夏熟粮油单产提升”分片包干技术指导安排,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曾洁任组长,市农业综合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副主任带队的5个技术指导组、16名农技人员赴全市7个辖(市)区、38个粮食生产重点村,深入田间地头,逐一田块踏田查看田间苗情、墒情、虫情、长势情况,就田间生产管理与农户详细交谈,分析存在问题与隐患,指导农户及时落实好防冻保苗、因苗补肥、清沟理墒等田间管理措施,促进大面积生产更趋平衡,为夺取明年夏熟丰收打好基础。
防冻保苗 适度镇压
坚持“压干不压湿、压软不压硬、压轻不压重”原则,选择“冷尾暖头”气温回升、无霜冻无露水的晴天进行镇压。根据苗情长势长相把握适当的镇压强度,旺苗可适当重压,弱苗、小苗不压或轻压为宜。对秸秆还田量大、播种质量差、播后镇压不到位、表土煊松、露籽苗或悬空籽苗多的田块,进行适度镇压,弥合土缝,促进根土密接,达到提墒、保温、防冻效果。出现旱情要及时灌溉,选择在“冷尾暖头”“夜冻日消”、晴天无霜冻的较高气温时段进行,喷灌或沟灌洇水为宜,不宜大水漫灌。低温冻害天气来临前,可喷施具有抗寒功能的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预防冻害,油菜可采取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或碧护、芸薹素内酯、二氢卟吩铁等植物生长促进剂。
因苗补肥 分类指导
加强苗情分类指导,“因田、因苗、因地”制宜追肥。对于长势偏旺、茎蘖数偏多(45万/亩以上)的旺长小麦,可选择晴暖天气适度镇压控制旺长或适度化控。对于适期播种、基本苗适宜、长势正常、群体茎蘖数足的一、二类苗田块,已施足基苗肥和壮蘖肥,冬季无需追肥。基苗肥不足的田块应尽早尽快追施苗肥,促进生长和分蘖。对秸秆还田量较大或有落黄趋势的田块,以及茎蘖数不足预期穗数(30万/亩以下)的田块,可在雨雪前后每亩追施5~10公斤尿素,促进分蘖成穗和苗情转化升级。生长量偏小的三类苗油菜田在日均气温回升到3℃以上时,一般每亩追施5公斤左右尿素和氯化钾1~2公斤,或者5~10公斤45%三元复合肥,促进生长。同时针对群体生长量不足的油菜田,可在越冬后期(1月下旬前后)、气温开始回升时,提早追施蕾薹肥,实行春肥腊施。
清沟理墒 防止渍害
指导并动员农户抓住近期晴好天气和墒情改善有利时机,对田间沟系不配套或沟系质量不高的田块,尽早进行清沟理墒,提高沟系标准,确保排水通畅,做到雨止田干,防止冬春季连阴雨造成严重渍害。小农户可结合清沟,进行壅根培肥,增加根系覆盖,加强防冻抗寒保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