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播以来,常州市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粮食生产的部署要求,切实抓好粮食稳产保供工作,及早谋划种植布局,大力推广优质良种,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和主推技术集成应用,强化政策宣传落实和生产服务指导,积极落实抗逆应变措施,全市夏粮产量形势向好。据市农情调度数据汇总,预计今年全市夏粮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其中小麦播种面积53.9万亩、单产345.4公斤/亩、总产18.6万吨,分别较上年增5.1万亩、增18.9公斤/亩、增2.7万吨。
夏粮生产上,主要做到“五个围绕”:一是围绕农机农艺融合,夯实秋播基础。通过印发生产技术指导意见、技术宣传册、明白纸等以及利用电视、微信、报纸等方式,切实加大主推品种和机械化技术宣传与推广应用,小麦主推品种扬麦25、镇麦12、扬麦28、镇麦15、扬辐麦4号占比70%以上,适期播种面积占比73.20%,比上年高5.05个百分点。全市小麦机条播、带状机播、机械匀撒播、无人机飞播等机械化播种面积占比83.5%,比上年高0.4个百分点。二是围绕春季促弱转壮,抓好田管措施。抢抓立春后温度回升和晴好天气间隙,因地因苗加强分类指导管理,大力宣传发动,及时做好田间沟系疏通配套、返青接力肥和拔节孕穗肥施用、镇压控旺、化学除草等关键田管措施落实。全市小麦完成清沟理墒面积47.9万亩,麦田沟系配套面积比例达95%;施用返青接力肥面积5.9万亩,有效促进了弱苗的转化升级;施用拔节肥面积48.0万亩、孕穗肥面积3.7万亩,为壮秆大穗和夺取高产奠定了良好基础。全市小麦一、二类苗占比85.0%,比上年高5.3个百分点。三是围绕病虫害防控,抓好监测与防治。立足“早监测、早部署、早落实”,深入推进各项小麦穗期病虫防控措施的落实。开展小麦病虫情动态监测,成立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专家指导组、防控服务指导组,对各辖市、区各项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进行服务指导。加大资金扶持,除中央、省资金外,市级争取了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资金300万元,用于采购高防效药剂或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补贴。各辖市(区)争取地方资金84.6万元用于小麦赤霉病防控,为小麦赤霉病防控赢得主动权。截止4月30日,全市53.9万亩小麦,全部扬花完成,小麦穗期累计开展防治面积84.65万亩次,占小麦总面积的157.1%,两次防治比例超过55%,开展专业化防治面积60.03万亩次,占开展防治总面积的70.92%。四是围绕攻高产目标,开展稻麦周年超吨粮创建。我市从2022年秋播小麦开始,开展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攻关竞赛,共建设稻麦周年亩产吨粮以上百亩方15个以上,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提高我市稻麦周年生产水平。攻关方全面应用优质专用小麦等优质、高产、高(多)抗的综合性状优良品种,技术上小麦全面推广应用机条播技术,加快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集成应用。在全市攻关方建立小麦苗情监测点45个以上,汇总报送各类苗情信息20余期,召开专题苗情研讨会商会5次,为大面积服务指导与生产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据全市3月30日苗情哨调查,全市小麦平均亩茎蘖苗数43.81万、叶龄9.98叶,同比分别增0.76万、减0.50叶。五是围绕生产服务指导,提高技术应用水平。先后制定下发《全市麦油秋播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全市麦油越冬期田管技术意见》、《全市麦油春季田管技术意见》、《全市麦油春季化除技术指导意见》、《2023年小麦穗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意见》等各类生产技术指导意见5期,开展春管线上线下培训14次,受训人数570人,开展田间服务指导43次,接受微信、电话等远程咨询指导75次,召开全市麦油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观摩培训会议、全市麦田杂草防除现场观摩与培训会议、全市小麦生产管理暨品种产量特性现场观摩与培训会等,邀请省级专家讲授麦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有效帮助农户解决了生产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了各项关键措施落实到位、应用到田,提高了科学种粮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