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轮疫情发生后,我市即刻进入备战状态,针对农产品生产保供开展调度、对接、协调、上报、疏解等工作,一头连着产地、一头心系保供,确保“菜篮子”供应稳定。
主要做法有:
一是建立保供“档案”。市级建立本地农产品供给名录,实时更新汇集全市212家农产品生产单位(包括肉类供应7家、蛋鸡生产21家、奶牛养殖牛奶生产1家、水产养殖107家、规模菜地76家)供给名录,农业农村、商务、市场监管等多部门互通信息,对接产销,为全市农产品保供守牢底线。
二是疏通滞销“梗阻”。通过联通产地与销售终端,如市烹饪协会、餐饮商会等集体餐饮供应单位,对点衔接运输销售受阻农产品,疏解金坛区水芹生产滞销、新北蔬果运输受阻、立华冰鲜鸡库存积压、钟楼豆芽菜外销困难等问题十余件。通过多方努力,仅常州小菜园农业发展平台一家,销售溧阳春笋30000余斤、立华冰鲜鸡约20000余只、小菜园自产菜约70000斤、金坛无节水芹约40000斤、一鸣牛奶6000份、日销各种本地小农户蔬菜50000余斤。
三是多方助力“消化”。联合有关部门采取农超对接、网络销售、企业采购等多种形式,帮助“消化”地产农产品。指导常州市蔬菜种植业协会,利用协会微信群和线下平台,积极对接本地农户、获取滞销农产品信息,及时为农户联系农产品保供企业、电商平台,同时号召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买代帮”主动购买滞销农产品,第一时间为农户搭建起与消费者之间的直购通道。目前已帮助全市近30家农户销售水芹、青菜、鸡毛菜、药芹、芦蒿、马兰、萝卜、春笋、花菜、莴苣等蔬菜230万斤。
四是畅通运输“桥梁”。农业农村、商务、供销等部门联合发布《“支持本土农企,携手共渡难关”的倡议》,倡导优先购销地产农产品,重点供应封控、管控小区,坚持市场规则、公平交易,努力实现合作共赢。积极畅通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开具运输通行证447张。市农业农村局联合电商协会建立完善农村的物流体系和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加快推动农产品流通。从保供应、快配送,全力做好运输保障、加强生活物资监测,保持供货的可持续性,保证物资安全供应。
存在的问题:
疫情之下,我市农产品滞销的主要品类为肉禽和叶菜类蔬菜,滞销原因为现阶段疫情陆续波及沪宁线各地,特别是原有外销上海的订单取消,物流渠道被封堵,加上不同产业自身供需及生产消费特点,加剧了滞销影响的程度。据金坛区某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反映,企业生产的鲜奶因疫情无法及时运送至上海、南京等地的销售点,导致一季度该公司销售额降低50%以上。同时,因各地运输通行条件限制和变化较快,物流运输受阻,销售成本大幅增加,给农产品滞销带来压力。市农业农村局下沉督导工作人员在调查中发现,常州市江南制粉有限公司、常州万丰饲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因物流因素导致运输时间超期,运输成本增加80%,产品流转不畅,企业出现阶段性亏损。
下一步建议:
一是强化流通保障。对农产品流通严格实施绿色通道制度,在高速服务区等公路交通节点,设置农产品运输司乘人员休息区,保证司乘人员专道通行、专区休息。
二是强化市场保供。对保供企业持续监测,督促和帮助企业稳定产能,保障市场供应。同时完善补贴、保险等政策,避免突发因素对农产品生产供应产生重大冲击。
三是强化质量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加密定量抽检,加大速检频次,严格把控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充分发挥质量保障和监管效能。
四是强化合力处置。对疫情期间农产品滞销健全完善便捷通报处置机制,联合商务、发改、农业农村等部门,联系主要农产品采购供应主体,保证农产品滞销问题发生后,第一时间得到上报,第一时间联合处置,保障产销通畅,保供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