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公共服务

办事服务

公众参与

专题专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常州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在省级考评中荣获A级
发布日期:2021-05-31  来源: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组织专家组对各设区市和涉农县2020年度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进行了成效评价,常州市2020年度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在省级考评中荣获A级,进入了全省该项工作第一方阵。现将常州市2020年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措施和成效归纳总结如下: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联动。首先是通过出台市政府文件将废旧农膜回收点建设和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列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考核任务。其次是在政府出台文件中明确市级相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制定部门联动工作方案,落实主体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推进合力。再次是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市及所辖县区均成立了由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或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处站负责人任副组长,有关工作人员为组员的农膜回收工作领导小组。

二是加强政策驱动,促进回收利用。自开展废膜回收工作以来,全市共投入各级财政资金658.27万元用于开展废膜回收利用工作,全市共建设大小有回收网点133个,其中达到省“五有”标准49家,形成了覆盖全市主要用膜乡镇的废旧农膜回收体系。2020年全市农业生产中产生废旧农膜3099.47吨,回收2912.94吨,回收率93.98%,产生废旧地膜340.97吨,回收量288.13吨,回收率84.5%。

三是加强部门联动,联合执法监督。2020年市农业农村局与市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展农资市场农用地膜销售合格情况督查指导,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共组织开展了5次督查,检查了19家农资销售店的30批次地膜,实体销售店的地膜合格率由上半年的95%上升为100%。

四是加强培训指导,提高推进动力。为着力推进废膜回收和农用地膜减量替代工作进展,自2018年10月份开展废膜回收工作以来,共组织开展各类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专题工作会议及地膜减量替代观摩培训等9场次300余人次。

五是实施减量替代,强化示范带动。为减少普通地膜使用对环境污染影响,2019年至2020年我市安排50万专项资金用于试验推广地膜减量替代技术。全市共建立新型地膜试验示范点10个,示范推广“一膜两用”、强化膜、全生物降解膜1822.8亩,普通PE地膜覆盖栽培面积较2019年减4.18%。

六是强化宣传报道,提高认识程度。围绕农膜回收工作,2020年我市向《新华日报》全媒体“交汇点”推送并录用报道1篇,常州市人民政府网录用信息2条,常州市农业农村局官网、局域网3条,印发宣传资料1000余份,悬挂横幅宣传标语200余幅,多渠道、全方位对农地膜残留危害性进行深入宣传,不断提高了农民群众对农膜污染危害长远性、严重性的认识。

七是创新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成效。一是建立与项目申报挂钩制度。为有力推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今年我市在市级项目申报指南中明确提出“未实行废旧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制度的单位和个人”不得申报本年度项目。二是实行统一上墙制度。要求全市各回收站点均需在醒目位置将服务范围、服务职责上墙公布,接受上级检查和群众监督。三是建立签订回收协议制度。要求主管部门职能科站与各回收站点签订“站点建设与回收合同”制度,明确各自职责。四是创新处置办法,提高回收利用率。各地在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过程中,均能根据各自特点,采取合适的回收处置办法。如武进区依托本地回收企业常州万耀再生物资回收利用有限公司有利条件,将本区域产生的废旧地膜包干给万耀公司回收处理。金坛、新北区则将无回收再利用价值地膜回收任务承包给回收站,达到一定量后集中清运,固废处置,高效便捷,一次性解决问题。溧阳则通过对回收站回收地膜按重量补贴,有再利用价值的地膜则联系再生物资公司再利用,无再利用价值的废旧地膜则与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等协同处理。五是建立重点用膜监管名录。如金坛、溧阳均建立了农膜(含地膜)使用重点村、重点农业主体监管名录,以便监管更到位。

 
[打印] [关闭]
 
主办:常州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B座3-4层   电子邮件:nyncj@changzhou.gov.cn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222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4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