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1年江苏省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疫行动方案的通知》(苏农办牧[2021]6号)要求,2月24日常州市制定下发了《2021年常州市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疫行动方案》,各辖市、区以高致病性禽流感、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为防控工作重点,狠抓强制免疫、疫情监测报告、消毒灭源等关键措施的落实。 春防期间,全市累计免疫猪口蹄疫13.364万头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8.557万头次,猪瘟13.412万头次,奶牛78头次、羊口蹄疫1.123万只次,羊小反刍兽疫0.792万只次,禽流感1053.604万羽次,新城疫979.559万羽次,全市春防行动全面完成。
一是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市及各辖市、区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层层签订责任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同时,强化动物防疫工作“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责任落实机制,各乡镇将防疫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严格做到政策落实,组织有序,措施扎实。采取拉网式的免疫方式,逐村逐户过堂,不留死角,确保防疫密度100%。3月24日,常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走进武进区洛阳镇,开展春防免疫技术服务,走村踏户为畜禽养殖户进行口蹄疫等疫病免疫注射,规范填写免疫档案记录,同时,科普宣传健康养殖技术和科学免疫知识,指导养殖户做好清洗消毒和隔离等防疫措施,提高养殖户的生物安全防控意识。
二是强化培训,提升质量。基层动物防疫员技术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重大动物疫病免疫质量和实际效果,各辖市、区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积极组织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监测、养殖场生物安全技术、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相关政策法规等培训,指导基层动物防疫人员、行业从业人员等,科学选择消毒药品和方式,规范免疫操作,做好人员安全防护,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防控一线,加强对清洗消毒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相关工作的实地指导,确保春防行动取得实效。新北区举办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班,对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是加强监测,提高预测水平。市及各辖市、区充分发挥兽医实验室的作用,结合市及辖区重大动物疫病监测计划的相关要求,制定相应的免疫效果监测方案,广泛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春防期间,我市共检测重大动物疫病3683样次,合格率均达90%以上。同时,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专项工作,重点围绕农贸市场、家禽养殖场、家禽屠宰场等环节开展高致病性禽流感H5、H7亚型检测。武进区对淹城野生动物园22种珍稀野禽采集的184份珍禽血液样品开展动物流感抗体检测。
四是强化消毒,切断传播途径。根据全省统一部署,我市从3月8日开始组织开展了2021年首轮动物防疫集中清洗消毒周活动,制定下发《“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技术指导意见》,明确“1+N”清洗消毒工作责任制,开展清洗消毒工作专题培训,全市各地在抓好常规消毒工作的同时,对畜禽养殖、屠宰、运输、无害化处理等重点场所进行全面的大清洗、大消毒,彻底净化养殖环境。市动物疫控中心在消毒周期间组织下发消毒药品5.5吨、防护服1840套、全封闭连续注射器50把。各地根据防疫实际,均自行增加购买了相关消毒和防护物资下发到防疫主体责任单位,确保物资足量供应到位,全市共清洗消毒各类场点2532个次,洗消面积350.58万平方米,消毒用药5.81吨。同时,全市各级动物疫控中心兽医实验室在清洗消毒后,组织对生猪养殖、屠宰、运输、无害化处理等场所环境随机采样进行非洲猪瘟病原学检测,共检测31个场所163份样品,结果均为阴性。
五是开展督查,确保春防实效。全市紧紧围绕“预防为主,防检结合,以监促防”的工作方针,进一步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度,市及辖市区多次组织专项督查活动,对防疫责任制的落实、防疫台账记录准确性、防疫物资管理规范性和防疫工作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查找不足,及时整改,全面提升防疫工作效能。
六是强化非洲猪瘟防控,助力稳产保供。我市持续开展非洲猪瘟专项监测,重点围绕生猪养殖场、生猪屠宰场、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开展抽样检测,共检测各类场所样品950份。在全省非洲猪瘟专项监测抽检中,我市规模猪场、生猪屠宰场和无害化处理中心等重点环节病原学监测全部阴性。武进区枫华洗消转运中心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实现对进出养殖场人员及运输车辆的清洗消毒、生猪的安全转运,有效提升养殖环节生物安全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