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公共服务

办事服务

公众参与

专题专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常州市东南有机稻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入选国家级示范农民合作社名录
发布日期:2021-05-13  来源: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近日,从农业农村部传来喜讯,常州市东南有机稻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入选国家级示范农民合作社名录。这不仅是村办合作社的成功案例,更是绿色有机农业发展的成功样本。

新北区西夏墅镇东南村原本是一个很不起眼的村,远离集镇核心区,村级经济比较薄弱。土地,是东南村最大的优势。然而,农业之路怎么走,村集体经济才能走得远、走得稳?2013年,东南村审时度势,由村集体牵头,成立了东南村有机稻米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坚持“支部带动、产业促动、村社联动”,开启了“村社合一”的绿色有机生态农业发展的探索之路。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东南村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村集体收入从2014年的100万元,增加到2020年2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1.8万元,增加到3.2万元。

一是党建引领,齐抓共管。合作社是村领办的,是全体村民的,为了对村民负责,确保合作社走上规范发展之路,东南村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村民”工作模式,合作社党组织隶属村党总支,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由村党支部书记“一肩挑”,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建立党支部与理事会联席会议制度,党员参加所在村党支部和合作社党支部的活动,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助推合作社良性发展,在广大党员心中形成了“村社合一”的思维。

二是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合作社成立伊始,村民对合作社理念并不了解,大部分对流转土地都处于观望的态度。为此,东南村成立了由村党总支书记任组长、村委班子其他成员任组员、24个村民小组组长担任联络员的合作社建设小组。小组成员每天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给村民们算经济账。村民流转土地,可以获得800元/亩·年的土地流转收益。同时,村内50至60岁的闲置劳动力还可去合作社参加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经过努力,全村共有650户村民,集中流转了2000亩土地,构建起“村组主导,全民参与”的“村社合一”的发展机制,为下一步规模化、集约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绿色有机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并不顺畅,村民们不知道有机农业是什么样的,能带来什么好处?为此,东南村村充分调动党员干部和村民组长的主观能动性,挨家挨户上门宣传绿色有机的好处,邀请“三老”(老党员、老干部、老长辈)建言献策,在全村形成“绿色有机农业就是农业的未来”的理念。帮村民算有机账、经济账,有机水稻的亩均产量为700-800斤,出米率为57%,按22.8元/斤计算,亩均收入近万元。而普通稻米的市场价格仅为3元/斤,亩均产量1300斤左右,亩均收入仅为有机种植稻米的三分之一。

光靠宣传还不够,要让村民对绿色有机农业有更深的了解,关键还在实践。为此,合作社先试点了50亩的有机种植。在种植过程中,合作社全程采用天然有机的栽种方式,严格控减化学农药、生长调节剂等添加剂,利用稻鸭生态互作技术、绿肥轮作和太阳能杀虫灯防治等生态种植技术。有机稻米有多讲究?仅人工除草一项就花费了近20万元。村民了看了心里只打鼓。

第一批出产的有机稻米送至中储粮进行检测时,检测员直呼:“这稻米真香!绝对是高品质的稻米,市场价肯定不低于38元/斤!”这样的肯定,让村民吃上了“定心丸”。合作社顺势将有机种植面积扩大到500亩,并获得了由南京国环有机认证中心颁发的《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夏墅”牌软米被授予“江苏省名优产品”荣誉称号。

四是强化服务,合作共赢。2014年,东南村投入1200万元建成具有党员活动室、党代表工作室、党员义工服务站“三室合一”功能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并配套建设集育秧、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合作社基地,总面积达2800多平方米。在此基础上,东南村购置育秧流水线、收割机等各类农机具30多套,折价入股合作社。在这样的模式下,一方面村集体每年按照章程获得分红,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入。另一方面,合作社的农机作业得到了保障,还可以向周边邻村辐射“托管、保姆”式社会化服务,获得服务收入,实现了村集体和合作社的双赢。

 
[打印] [关闭]
 
主办:常州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B座3-4层   电子邮件:nyncj@changzhou.gov.cn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222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4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