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公共服务

办事服务

公众参与

专题专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丰产方+美丽牧场” 指前镇建春村成村企联建示范
发布日期:2021-02-25  来源: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是江苏省委、省政府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大部署。截至2020年底,江苏常州金坛参与此项行动的村实施村企联建项目99个,覆盖率达100%,总投资12.3亿元,涵盖产销合作、规模种养、农旅融合等类型,在省平台“比学赶超”板块,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指前镇建春村,在金坛区率先迈开村企共建步伐,是至今合作项目最多的一个村。如今,这里又成为新批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水稻片区核心区。

一、万顷良田,有了用武之地

2009年,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在指前镇启动全省万顷良田建设。几年中,该工程分期为建春村整治出5200多亩高标准农田,村里从此迎来发展机遇。

由金坛区农业农村局主导的金坛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2010年最先落户建春村,总规模550亩,其中核心区202亩,以稻麦为主导产业。基地与江苏省农科院、南农大、扬州大学等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开辟新品种示范区、百亩高产示范区、商品化育秧示范区等7大功能区。2020年,基地入选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这在常州还是第一家。

“2016年,全国农业机械化推广现场会就是在这里召开的。”建春村党总支书记潘一炳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基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农机等集成示范,直接提高了村民特别是种粮大户的种植水平。

2012年,返乡创业大学生曹珺就看中了建春村的地理环境和稻麦示范基地的技术含量,一次性在村流转土地1000亩,成立一华家庭农场,创办种养结合的江南百果园——种植水稻600多亩,水产养殖200多亩,40多亩整治的宅基地上栽种水果。在相邻示范基地的带动下,他的团队很快由“门外汉”变成土专家,种植的水稻成了全镇的丰产示范方。

潘一炳介绍,这一项目引进后,常年需要15名左右村民务工,妇女一年收入3万多元,机手则在5-6万元。

大学生创业新点子多,百果园与金坛区供销合作总社联手,划出连片稻田开展“我在金坛有块地”水稻认种,一下吸引来南京、苏州、常州、镇江等地百户家庭。一家大小定期前来参与农事体验活动,全年都能吃上优质、安全大米。

二、美丽牧场,产出生物肥料

两年前,立华股份旗下常州四季禽业有限公司投资4000万元,在建春村建成常州首个美丽牧场。这一“雪山鸡”种鸡基地,建有22栋生产车间,年饲养种鸡13.2万套,年产蛋2000多万枚。

“牧场占地95亩,原先就是村里几户建在荒塘旁边的小鸡场,每年租金加起来才5.2万元。现在,已增加到每亩1000元。”潘一炳说,牧场固定用工60多人,假如夫妻俩同在牧场上班的话,全年收入在12-13万元。

更让潘一炳高兴的是,美丽牧场畜禽养殖,全程生态、绿色、环保。公司组建了立华生物肥料公司,对鸡粪发酵处理后制成有机肥料,优先、优价就近销售给全村种粮大户,提高了稻米品质。

三、订单生产,种粮大户无忧

2020年,建春村与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常州金坛茅山制粉有限公司签订村企联建协议,全村种粮大户订单生产,解除了售粮后顾之忧。

“全村水稻种植面积6800多亩,是全镇最多的村,其中5600多亩是订单生产。”潘一炳说,村里的26个种粮大户,大多选择订单种植优质糯稻,每百斤平均卖到180元。

“多亏潘书记牵线,与公司达成先送粮、后结账协议,我心头的一块石子才落了地。”说这话的王春海,是村里种粮最多的大户,他在本村和跨村种植2600多亩田。因收割期长,等到最后一批200吨稻谷出售时,价格已从最高时的每百斤188元跌到169元,他怀着矛盾和惜售的心情,准备将稻谷囤积在合作社的仓库里。潘一炳了解情况后,也替他急,便将他与茅山制粉董事长华静召集在一起,协商并达成协议:先将稻谷运送到公司,等到王春海觉得价格满意了,随时到公司结账。这样,不仅保证了粮食存放安全,也让公司及时加工生产。

对潘一炳的勇于担当,华静打心里佩服。他说,经潘书记牵头,公司与农户达成协议,大大缓解了资金周转压力,增加了村企联建的信心。公司原先只生产水磨米粉,加入指前标米协会后,同时销售了1.5万吨优质糯米。

“村企联建,也盘活了村集体资产。”潘一炳说,5年多前,村里投资600多万元组建的建春农机合作社,大米加工生产设备一直闲置着,自然没有产生效益。由茅山制粉整体接手正常运行后,村里每年有租金收入,公司还拿出盈利部分的一定份额为村里做公益实事。2020年,村集体收入超过300万元,其中可支配收入达140多万元。

指前镇党委副书记张金彪表示,依托建春村及周边村水稻种植优势,该镇先后被授予全省首批“味稻小镇”和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等荣誉。通过村企联建,借助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水稻片区建设契机,带动全镇农民种植优质水稻,发展订单农业,打响“指前标米”品牌,农民从中可以直接增收10%以上。
 
[打印] [关闭]
 
主办:常州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B座3-4层   电子邮件:nyncj@changzhou.gov.cn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222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4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