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公共服务

办事服务

公众参与

专题专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常州市农业农村局赴浙江学习考察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发布日期:2020-09-12  来源: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9月8日至11日,常州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人员共11人,赴浙江省淳安县、江山市专题考察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收获良多,深受启发。

一、浙江省淳安县、江山市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方面的主要做法

村级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关系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权益,关系到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近年来,淳安县和江山市高度重视这方面工作,通过完善制度、强化监督等各项措施,建立起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长效机制,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推向纵深。

一是完善制度体系。近年来,两地相继出台了《淳安县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淳安县村级限额以下小额工程建设项目交易管理办法》、《江山市关于明确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职责的通知》、《江山市村级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系列制度文件,进一步规范完善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体系,强化规范管理,明确监管职责,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有据可依、健康运行。

二是抓好监督检查。为了保证政策的贯彻执行,两地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方式,积极推进村级财务监督机制建设。通过抽调、聘请财务人员和委托中介相结合的方式,对村级财务公开、村级财务支出明细等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实行“三年一轮审”工作机制,开展村级财务收支审计及村级组织换届审计,并主动对接纪委监委,有针对性地将信访重点村作为审计对象开展专项审计,并督促问题整改。

三是做好阳光公开。凡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要求公开的事项,以及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都做到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开。通过财务公开栏、便民服务和“三务”公开信息平台,每月及时公开村级财务收支情况,对一些重要事项逐项公开明细。强化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级财务公开的监督,并不定期组织对村级公开情况的检查,确保公开阳光规范。

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淳安县健全激励机制,落实各乡镇农经站业务主管人员中层干部待遇,对各镇三资管理中心的会计,县财政按每人每年3.5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江山市积极向上争取人员配备,确保农经队伍力量,并联合组织部要求乡镇农经干部回归本职、专职专用。

二、浙江省淳安县、江山市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的主要做法

一是开发资源,发展产业。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做活现有资源文章。淳安县、江山市地处浙江西部,绿水青山风景优美,生态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尤其是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还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优势资源,当地的村级组织充分利用现代的红色资源,打造了集教育培训、彩色农业观光体验、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下姜3A景区。江山市加大优势资源的挖掘力度,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加快把“美丽生态”转变为“美丽业态”,将农村的一些荒地、山林、水面等闲置资源充分盘活,同时成立村级民宿协会,由村集体统一安排游客食宿、停车,实行标准化管理,打造整体品牌与口碑。

二是要素集聚,整合资金。2018年以来,浙江省开展“消除薄弱村”行动,江山市将“消薄”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上,进一步集聚要素,千方百计增强村级自身的造血功能。“消薄”资金由财政足额保障,同时统筹其他可用的专项资金投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在用地倾斜上,每年安排50亩以上的土地指标,用于全市面上分散的乡镇、村级物业用地;在金融扶持上,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扶农惠农产品,加大信贷支持,简化贷款手续,全面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后劲;在项目争取上,做好中央、省市的项目申报,每年申报成功的项目30个以上,极大地带动了村级经济的发展。

三是去零为整,抱团发展。对于部分经济基础薄弱、集体资产少、物业项目缺的村,采用统一规划,抱团联营的方式发展增收载体。如江山市,市级层面统筹,统一谋划建设了“红色物业”经济园项目,财政主要出资,各个村入股,再经过统一运营,为村集体形成资产并带来收益,目前已实施两期,共惠及78个村。乡镇层面,清湖街道、贺村镇、峡品镇等地,腾出较好的区位地段,吸纳村入股共建标准厂房、农贸市场等物业并统一运营出租,增加集体收入。

四是村企结对,借力发展。江山市前期开展村企结对目标村的摸排工作,注重与产业转型升级、生态资源优势等相结合,力求做到村村有规划。由市领导带队,组织多个部门主动与企业对接,截至目前,共促成83个村与89家市内外企业成功结对,引进资金共计2538万元。

五是创新方式,引进人才。发展集体经济,头雁引领作用很重要,尤其是在已形成产业的地区,如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需要专业的人才开展公司化运作。在市场的需求下,淳安县委组织部、县人社局和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党委大胆创新用人方式,公开选聘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的业绩考核与待遇和任职期限挂钩,促成他成为下姜村市场经营上的“引路人”。

六是化解债务,轻装上阵。今年江山市为化解和有效控制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债务,巩固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开展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债务化解专项行动。通过摸清底数、分类化解、严控新增等手段,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确保各村债务水平安全、可控,为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甩掉包袱,全面振兴村级集体经济。

三、浙江省淳安县、江山市在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的成效及经验

淳安县、江山市通过系列措施,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成效显著:一是制度健全。对村级财务规范、“三资”监管、产权交易、阳光公开、农经队伍等各个方面出台了细致的、明确的规定,用全方位的制度体系保证农村集体资产的健康有效运行。二是监管有效。通过财务大检查、财务大评议、问题大整改、系统大管理,实现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线监管,形成了长效的集体“三资”监管机制。三是队伍稳定。通过积极向上争取人员配备,健全保障与激励机制,加强业务培训,打造了一支专业性强、积极干事的农经人员队伍,淳安县在编在岗农经人员中中级以上职称人数占62.5%。

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淳安县、江山市善于抓住机会,多方探索、勇于创新,走出一条通向幸福的乡村振兴之路。淳安枫树岭镇下姜村在2003年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来的时候,村里人均收入只有2600多元,是一个典型的脏乱贫困村。经过数十年的治理和发展,已经成为3A级景区、乡村旅游胜地,到去年,村集体收入一百万以上,人均收入约三万元,整整翻了十倍。江山市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消除薄弱村”行动相结合,积极盘活资产,开发“资源经济”、“服务经济”,清湖街道清泉村积极打造“淘宝专业村”,建成村级电子商务创业园、电商仓储冷库用于出租,每年带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30多万元;峡口镇同桥村通过现代农业项目,由村集体建立烘干中心,为当地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有偿服务,每年带来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5万元以上。

淳安县、江山市能够在集体资产管理和村级经济发展上面取得显著的成效,主要经验有四个方面:一是领导重视,制度先行。两地将集体资产管理和村级经济发展做为夯实农村基础的重点工作来抓,出台了系列管理制度指导实施,并不断完善配套政策保证实施。二是不折不扣,执行到位。制度的生命力是执行,两地采用各种办法如事前宣传培训、事中监督、事后检查审计、与考核挂钩等来保证执行。三是统筹规划,形成合力。针对单一、闲散、小额资产资源,由市或镇层面强化统筹,统一建设运营,形成资产为村里带来收益。四是创新理念,探索发展。在集体资产管理方面,探索利用信息化平台和丰富的公开载体加强监管;在村级经济发展方面,探索村企结对,建立“淘宝村”、“现代红色旅游村”等特色村,根据需要成立公司统一运营,并创新方式引进专业人才,以点带面,共同发展。

四、对促进我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几点启示及建议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农村基层(村居)“三资三化”专项提升行动,理顺了“三资”监管机制,优化了财务核算模式,打造了全市集体资产监管平台,集体资产管理各项工作有了很大的提升;村级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2019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36.98亿,经营性收入30.9亿元。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的集体资产监管水平,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富民强村的目的,建议如下:

一是扎实做好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优化资产财务管理模式,强化账户管理,明确资产处理与财务审批流程,切实实行村级财务“第三方代理”;严格执行村级预决算、村级财务公开、农村产权交易、财务检查审计等各项制度,保障集体资产管理工作规范开展;按照统一标准彻底开展清产核资,摸清集体家底,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做好集体经济组织赋码登记;加强农经体系建设,重视人才培养,稳定农经人员队伍,大力开展业务培训。

二是切实加强信息化管理。全面使用市集体资产监管平台,将村组两级的集体资产、资源和财务信息全部纳入平台,进行动态监管。不断完善和优化系统功能,并做好与各个平台的衔接和数据推送。在全面使用集体资产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探索开展“网上+网下”的审计检查,积极发挥平台的作用。全面使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确保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应进必进”,推广在线交易,提高交易效率,推动各类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三是全面盘活农村集体“三资”。在全面摸清集体家底,准确掌握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后,要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管好用活村级资金,增加集体“投资收益”;盘活闲置集体资产,通过资产进平台公开招标租赁、资产入股、合作开发等模式增加资产经营收益;做活资源文章,积极进行集体资源发包,组织土地流转,着力增加流转服务收入,改造“废弃地”、用好“富余地”,物尽其用,增加集体收入。鼓励农村集体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资产,不断增加可持续收益。

四是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全面实施村党组织书记“5A制”晋档升级管理,制定农村干部培训“领航计划”,试点推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加快培育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持续增收的村干部和专业人才队伍;落实金融扶持政策,落实用地扶持政策,采取征地留用地、税费返还奖励、财政补助等措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挖掘潜力、盘活存量,转型升级、激活增量,发展集体物业,引导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因地制宜发展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为农服务型、异地发展型、休闲观光型集体经济,探索如抱团发展、资源开发、资本运作、股份经济、结对帮扶、村集体托管等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模式;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和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考核和风险控制等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新机制,探索聘用职业经理人,实行公司化、集团化管理等多种方式,提高市场化运营水平。

 
[打印] [关闭]
 
主办:常州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B座3-4层   电子邮件:nyncj@changzhou.gov.cn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222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4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