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是浙江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浙江水果产业以“特色精品、生态高效”为特点,重品牌、促营销,积极“打造精品果业”,近年来水果效益和产业地位稳步提升。为找准找好常州水果产业发展方向,8月20日-22日,常州市农业农村局副调研员卞悦带领市农技推广中心相关人员,有关辖市、区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科站负责人和部分企业负责人,赴浙江省取经,学习当地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为常州水果产业引入“优良”基因。
考察组一行人员首先来到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杨渡科研基地。基地共3413亩,主要进行科技创新田间试验、高新技术应用示范和国内外合作交流培训等。其中林果类基地占地490亩,主要开展林果类树种质资源保存、新品种选育和新栽培技术试验,是国家现代农业(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和(桃、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的核心繁育基地。考察组与浙江省农科院名特园艺作物组组长施泽彬教授等进行了座谈,对农科院选育的翠玉、新玉梨、天工系列葡萄、华特猕猴桃、越心草莓等新品种的性状和引种进行了深入交流。据介绍,育成的翠玉梨系列新品种已在省外推广120万亩,省内推广近30万亩,大家一致认为浙江省农科院在特色水果育种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为浙江省水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良“基因。
第二天,考察组来到奉化区水蜜桃研究所。奉化是我国四大传统名优桃产区之一,1996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联合命名为“中国水蜜桃之乡”。奉化水蜜桃在继承优良“基因”的基础上,一直坚持品质改良之路,打响桃文化品牌,做大做强桃产业,书写新的“蜜桃传奇”。奉化区水蜜桃研究所成立于1996年10月,拥有75亩水蜜桃基地,被浙江省人事厅列为首批农业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考察组就当地水蜜桃的选育及推广工作与奉化区水蜜桃研究所有关负责人进行了交流探讨,发现小小的水蜜桃研究所竟然不仅承担了特色水蜜桃的选育、引进、良种繁育及推广,近年来共引进了国内外水蜜桃新品种180多个,选育出优良推广新品种10余个;还不断开展高效栽培技术的研发、引进和推广,形成了早、中、晚不同成熟期相配套的30个主要栽培品种体系,供应期长达120多天;另外,还不遗余力大力推进政府主导品牌及区域公用品牌的创立及维护,注册 “锦屏山”和“欢喜奉桃”品牌,制订奉化水蜜桃地方标准,申请原产地保护标记,实行“四统一”,以品牌拓市场。精品打响桃品牌,融合做强桃产业链,是奉化水蜜桃打破产业“天花板”的一味良方。
下午,考察组先后参观了慈溪市新浦镇连片大棚葡萄种植基地和周巷蜜梨精品园区。新浦镇葡萄种植面积达1.5万亩,年产量2.3万吨,品种以巨峰为主,其中六塘南村及其周边以连片3000余亩的种植面积是浙江省最大的连片大棚葡萄种植基地。周巷镇依托“中国黄花梨之乡”的美誉,聚焦蜜梨产业提质增效,坚持走规模化、标准化、品质化发展道路,全镇近万亩种植基地每年生产销售蜜梨2万余吨,销售收入逾8900万元,实现蜜梨产业丰产又丰收。
本次产学研活动通过精准对接,对标找差,让我们认识到常州水果产业发展的差距和短板,对于我们如何找准常州特色水果产业的发展方向、走好创新之路是个很好的借鉴和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