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街道处于常州高新区最南端,位于常州老城区与北部新城的过渡地带,辖区总面积17.08平方公里,下辖13个社区,原籍人口1.9万余人,实际居住人口15万余人,是常州新政治、文化中心的核心地带。2011年为响应区委区政府号召,成立7家股份经济合作社,共量化资产33082万元,固化股民7942人。股份合作社的成立从根本上破除了传统经济体制,建立起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经营模式。成立初期股份经济合作社经营性资产共为31985万元,到2019年底增长到56113万元,增长75.4%,经营性资产的增长使合作社经济稳步发展,股东享受的权益也越来越多。
一、科学管理,规范运行
1、积极推行村社分离。为规范集体经济组织有序运转,建立健全三会(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治理结构和运作机制,合作社在成立之初就实行村社分离。一是事务分离。集体经济组织主要负责集体资产的管理、运营、开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配等事务,社区负责基层服务和社会事务服务。二是人员分离。在机构分开、事务分清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居委会和集体经济组织人员配备。强化党的领导,原则上社区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兼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董事长),集体经济组织根据资产规模和发展需要合理确定经营管理人数,经董事会提议、报股东代表大会审议。三是财务分离。实行集体经济组织和社区财务分账管理前,试点社区确定财务分离的时点,并根据分离时点,对原村委账面集体资金、资产以及资源进行核实,在此基础上确定原村委账面各项资产资源的金额和数量,然后进行财务分账处理。分账管理后,独立核算的集体经济组织适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由农业农村部门进行指导和监督。以财政投入为主运行的社区,财务核算由财政局进行指导和监督。
2、全面完善制度建设。股份合作社的成立,标志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但如何使合作社走上规范运行的轨迹,如何使合作社的资产保值增值。街道经过不断的调查、考察、学习,深知坚实的经济必须依靠规范的制度才能发展。成立初期,街道带领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会、监事会成员认真探索和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情况,认为首先要建立一整套规范有效的制度势在必行。因此,在2012年3月,街道统一制定了《董事会议事决策制度》、《监事会(民主理财)工作制度》以此来规范合作社董事会、监事会的议事和决策行为,保障合作社依法、规范、有效的行使职权,确保合作社的工作效率和科学决策;同时还制定了《股东代表大会会议制度》、《财务预、决算管理制度》、《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及收支结报制度》等十五项管理制度,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立来规范管理行为,进一步完善合作社的内部治理,积极推进制度化、精细化管理,全面完成了成立最初确定的工作目标,保证了合作社稳定健康的发展。2017年以来,省、市、区全面开展“三资三化”专项提升行动,街道根据要求和实际发展,再次修订完善并新建了一系列制度,规范财务预决算、招待费用及工程项目建设等等,使合作社在资产保值增值方面有据可依,良性运作。
3、严格规范运行管理。按照合作社各项制度和《章程》的规定,合作社建立了一支完整化、规范化、民主化的团队。形成了以《合作社章程》为基础,以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为主体的较为完善的管理结构。对资产的经营和管理,财务的支出和收益分配都作了详尽完整的规定。同时在每月的第一个周六召开董事会、监事会,审核上月的费用支出情况,汇报和商讨近期工作和下一阶段的工作。每次会议规范有序。年终对分红方案等重大事项,积极主动听取股东的意见,及时召开股东代表会议进行审议,真正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二、有效投入,良性循环
股份经济合作社只有通过有效投入、合理运作,才能使资产保值增值。因此,街道和合作社上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为了不断增加合作社增收途径,使合作社的经营稳中有升,坚持留资产不留资金,办物业不办企业的原则。2011年街道帮助高田工业园厂房进行了扩建,在原来3万平方米的基础上投入800余万元,增加了5000平方米厂房;2012年投入近700余万元购置了繁华地段商业用房约1650平方米,每年增加收入100余万元;2014年对高田工业园6#厂房、7#厂房进行“腾笼换鸟”,注入优质企业;集合几个股份经济合作社闲余资金购买优质资产等等。至2019年底,七个股份合作社共有标准厂房77572平方米,全年租金约1256万元,现有商铺9672平方米,全年租金约264万元。合作社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厂房和商铺的出租,通过合理决策、有效投入,目前七个合作社经营性收入由成立初期的每年1050 万元增加到现在的3113万元,稳定了股东的利益。得到了省、市、区的充分肯定。
三、合理分配,回馈股东
合作社运作以维护股东利益为行为准则,合理用好每一分钱,严格执行每年年初制定的财务预算和利润分配方案。规定每年的经营性费用控制在总收益的10%以内;管理费用控制在净收益的10%以内;为防范风险,更好的运用现有资产,合作社规定在净收益中提取10%作为公益基金,15%作为公积金,提取10%作为风险储备基金,去除这些费用后净收益的40%作为全体股东当年度的分红,使集体资产及股东收入更有保障,同时股东享受多方面的福利。
1、股东分红。 2011年七个合作社股东分红共179.48万元;2019年股东分红共727.49万元。比成立初期翻三倍。
2、股东福利。至2019年七个股份合作社共支付各项福利费用总计418.23万元。
(1)老年人福利。一年一度的春节,七个合作社根据实际对60岁以上老年人按不同年龄段发放200元、300元、500元、800元不等的过节费;重阳节为每位老人发放230元的过节费。
(2)大病补助。股份经济合作社对大病户、重病户实
施了医疗救助。每位股民医疗费用中自费部分超过2000元的原则上按10%给予救助(如:个人自费2000元的救助200元,依此类推),最高救助金额不超过3000元。
(3)助学奖励。为营造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们养成勤奋好学的良好习惯,合作社高中以上的学生发放从500元至1500元不等的助学奖励,同时对一些学习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
(4)其他福利。在稳步提高全体股东福利的同时,合作社也非常注重大家的精神生活。每年定期组织各类公益活动,如:春节送春联;开展消防知识讲座;为失业股东与招工单位开展就业对接,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的困难;组织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并增设老年助餐点;寒、暑假组织小朋友参观博物馆、气象站、瞿秋白纪念馆等等。这一系列的公益活动,丰富了各个层次股东的生活,大大提升了股东的幸福指数。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艰辛成就伟业,奋斗创造辉煌。2019年,街道股份经济合作社率先在全市完成集体经济组织码工作,使集体经济组织拥有合法统一的“身份证”,获得合法的市场主体地位。
扫除了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市场经济的最后一道门槛,集体经济组织顺利参与到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街道和股份经济合作社将不断拓宽发展思路,规范运行,不断提高合作社“制度化、信息化、公开化”水平,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维护股东利益,确保广大股东利益最大化,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