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公共服务

办事服务

公众参与

专题专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常州市对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作出积极部署
发布日期:2020-04-14  来源: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文件要求,有效推动农业服务业转型升级,有力提高常州市农产品质量,全面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早日实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战略性目标,常州对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作出积极部署,引导各地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强化“十项服务”:

一是强化农业科技服务。强化科技对农业的支撑,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巩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成效,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效能。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农林科技推广服务,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选派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员深入一线创新创业。针对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互联网+科技”服务;深入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学利用气候科技资源,有效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影响,从而提高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业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二是强化农业信息服务。加强农业信息平台建设,大力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智慧农业”,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领域。加快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推动科技、人文等元素融入农业,发展农田艺术景观、农文游结合等创意农业。依托动物卫生监督网络,及时提供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市场供求等信息,利用网上平台,对畜禽检疫申报和外引动物进行网上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加快农业信息资源共享交互平台建设。

三是强化农资供应服务。积极探索有效服务模式,依托农资配送、销售网点与设施,建立农业技术人员提供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农技知识培训、良种和新技术推广等信息和技术服务,扩大农资企业经营规模,提升市场占有率。加大发展新型服务组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行植保、供药、农机种收综合服务,提升科技咨询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探索“庄稼医院”式服务,使其成为科技服务手段最多、覆盖面最广、服务内容最丰富的“乡村农保姆”。大力推广畜牧新品种服务。重点培育推广地方特色品种,有计划地从国外引进新品种,保障种源质量,提高畜禽良种的覆盖率。

四是强化绿色生产技术服务。加强与各类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按照国家保护改良土地的政策导向,重点研发具有绿色环保效应的化肥,并增加有机质、微生物菌,改良土壤,促进作物增产。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主要农作物基本实现测土配方施肥基本全覆盖。遵循“控、替、精、统”技术路径,加强病虫害防控能力建设,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有机融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

五是强化农产品检验检测及认证服务。鼓励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两品一标”产品认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综合服务载体平台。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园艺作物标准园、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积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

六是强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服务。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收运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综合利用率。推广应用标准地膜,引导农民回收废旧地膜和使用可降解地膜。利用畜禽规模养殖类建设项目,支持服务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完善粪污收集利用设施,指导规模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利用设施。探索推进畜禽粪污治理的有效实现方式和整市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和实现方式。探索在养殖密集区推广分散收集、集中处理利用等模式,推动建立畜禽养殖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的服务网络。推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服务,努力实现病死畜禽得到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

七是强化农机作业及维修服务。开展农机新产品补贴和农机报废更新试点,努力增加中高端型、全产业链的优质农机装备供给。加强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扩大集成配套农业机械化技术供给。推进农机服务环节从以耕种收为主,向专业化植保、秸秆处理、产地烘干等农业生产全过程延伸。积极培育新型农机服务组织,鼓励各类服务组织联合联强,推广“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模式。探索建设区域化农机维修中心,提高农机维修服务保障水平。

八是强化农产品初加工服务。以建设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为抓手,继续提升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和水平。以《江苏省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为指导,努力建设和完善布局相对集中、功能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组织管理机构健全的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加大农产品精深加工出口力度,针对我市农产品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深加工企业(合作社)数量占加工企业(合作社)总量比例不足的现实状况,积极鼓励引导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扩大农产品出口规模。开展“20强”农产品加工示范龙头企业创建,引导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继续加大对纳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产品的补贴力度,降低农户和经营主体购置农产品加工机具的成本,增强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动力。

九是强化农产品营销服务。打造以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为核心,进一步加大培育力度,实施名牌发展战略,积极打造常州农业名牌产品,增加农产品市场价值,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加强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以项目建设为引领,突出抓好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提升,依托大型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等流通服务企业,建设一批城市社区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探索建立生产与销售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完善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发展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餐桌的流通新模式。大力培育和发展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努力打造农产品电商产业园等载体平台,探索“邮农”一体发展模式。搞活粮食流通,加强粮食产销合作,确保粮食市场运行平稳顺畅。大力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与大型粮食企业签订订单协议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特别是加强与龙头企业对接,促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提供更高质量、更高品质的优质农产品。

十是强化农业金融服务。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利用有限的财力最大程度撬动金融资本,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联合担保公司、金融机构,打造全新金融产品。扩大农业信贷担保规模,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建立完善常州特色的农业担保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常州农业担保联盟”的作用。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模式,探索商业性保险自投,引导域内具有农业保险资质的保险公司投资域内农业项目,实现保费资金服务农业。引导金融机构投资农业项目,开发农业信贷担保等金融产品。探索设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引导基金投资农业服务组织,扩大为农服务能力。


 
[打印] [关闭]
 
主办:常州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B座3-4层   电子邮件:nyncj@changzhou.gov.cn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222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4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