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条锈病是典型的气传流行性病害,扩散区域广、流行速度快,一旦大面积流行将严重影响小麦产量。据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测报网3月中旬病情调度,今年小麦条锈病在西南、汉水流域和黄淮南部等麦区9个省72个市303个县(市、区)见病,发生面积1028万亩,发生面积比2017年和2019年同期分别增加64.7%和4.3倍,是近10年来同期发生面积最大、程度最重的一年。
2017年小麦条锈病首次传入常州市,局部发生危害严重。近日随着西南季风增强,连续低温阴雨,3月30日常州市金坛区指前镇查见小麦条锈病,发生面积150亩,发生状态为零星发生。
为此,常州市高度重视夏粮田管工作,重点抓好小麦穗期病虫监测防治,做到“早监测、早部署、早落实”。力争把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等病虫危害控制在较低水平,为实现“虫口夺粮”,确保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早监测。从2月上旬开始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的同时开展小麦病虫监测调查工作,同步做好小麦条锈病调查,重点对早播麦田、感病品种、风口地带等区域进行监测普查;充分发动乡镇农技员、规模种植户、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参与病情调查,提高调查的代表性和覆盖率;要求各地在小麦条锈病监测调查过程中,若发现发生病点和病情,在第一时间上报。
二是早部署。在3月18日组织全市农业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进行了全市粮油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云培训”,录制了“加强中后期田管不松懈,努力夺取夏粮丰产丰收”、“小麦穗期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及“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介绍”等培训视频,下发《2020年小麦穗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技术意见》,通过微信群转发到各辖市(区),请各辖市(区)通过微信群、公众号、QQ群等平台,组织种植农户收看,及时将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的发生危害与防治技术传递到千家万户,确保防控工作顺利进行。
三是早落实。各地迅速行动,相继下发了小麦穗期病虫防治技术指导意见,科学制定防控方案,加强监测预警、宣传发动、物资供应、服务指导。对小麦条锈病坚持“发现一点、防治一片、打点保面”的防控策略,及早控制发病中心,减少其向周围扩散蔓延,坚决遏制病害大面积流行。对小麦赤霉病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采取“适期防治、见花喷药”的防控措施,做到精准适期、两次防治不动摇,因地制宜结合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一起实施总体防治和统防统治,努力夺取夏粮丰产丰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