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政府信息公开

公共服务

办事服务

公众参与

专题专栏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内容
市水产站开展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专题调研
发布日期:2019-03-04  来源: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大
 

稻渔综合种养是在传统的稻田养鱼模式基础上,经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品种优化,逐渐发展起来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因其兼具水稻稳产、水产品新增、经济效益提高、农药化肥施用量显著降低的多种优势,近些年来在全省范围迅速推广开来。为全面了解我市稻渔综合种养的发展现状,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态势,科学提供产业发展建议,提升我市稻渔综合种养的技术水平,着力打造产业品牌效益,市水产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于2月25日-2月28日深入溧阳市、武进区和金坛区开展稻田综合种养专题调研。

市水产站先后走访了武进区前黄镇益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金坛区直溪镇褚俊家庭农场、溧阳市别桥镇绸缪村通威渔业有限公司,三家均承担了辖区内稻渔综合种养科技项目,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和种养特色,在当地稻渔综合种养从业者中具有辐射带动作用。据调研,我市稻渔综合种养的模式以稻小龙虾模式为主、稻鳅、稻蟹模式为辅。小龙虾的放养规格约为100只/斤,放养量为70-80斤/亩,生产成本约为1600元/亩,收获小龙虾250-260斤/亩,经济效益约为2000元/亩。我市稻渔综合种养通过几年的技术沉淀,发展比较迅速,产业整体稳中向好,养殖户对目前的市场形势也比较乐观,创新发展的决心和动力很足。市水产站专业技术人员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对养殖户试验的稻虾、稻蟹模式给予了技术支持和实际建议,同时也听取了从业人员对整个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大家普遍反应一是目前土地承包期较短,承包期结束后,合同签订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而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周期较长,一次性投入较大,很多养殖户在种养过程中存在相投又不敢投的情况;二是生产的稻米不施农药和化肥,口感品质较好,但是没有打造品牌效应,致使价格跟普通稻米差不多,没有很好的收益;三是土地复垦地区5年内不能开挖,很多养殖户想要扩大规模却无法实施。

稻渔综合种养正在形成一条产业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符合当前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有力助推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是经济上划算、生态上对路、思路上得民心的好模式,值得去推广、复制。通过调研,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着力解决一养殖户反馈的突出问题,暖民心,解民忧虑,将稻田综合种养产业做大做实。

 
[打印] [关闭]
 
主办:常州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B座3-4层   电子邮件:nyncj@changzhou.gov.cn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222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4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