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常州市按照国家和省级的要求,积极探索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的试点和推广工作,虽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上下努力,通过下发文件、召开推进会、组织试点、试点现场会、多媒体宣传等工作,为顺利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全市已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家,正在积极组建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有8家,预计年内有望成立10家以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一、谋划布局,制定文件明确目标。今年初,及早研究政策,制定文件,明确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文件明确“三个要求”:一是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后,顺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新形势而产生的新生事物。按照省级要求,按时保质保量搞好示范创建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创建目标任务。二是工作上要突出重点。对照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标准,在培育和发展过程中把握基本特征,坚持市场主导、农民自愿、民主合作、兴农富农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推荐一个。三是引导上要做好服务。组织专门力量,安排专人负责,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示范创建工作;加大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宣传力度,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加强宣传,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二、落实任务,试点先行重抓第一。市级政策文件下发后,适时组织召开了重点工作推进会,对全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明确了三年奋斗目标任务,并重点突出抓好试点工作。各辖市区均明确1-2个试点单位,边学习边试点,稳扎稳打,搞好试点工作。市级重点抓好首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试点,以点带面,逐步展开,努力在建立多元主体分工协作机制、健全多类资源要素共享机制和完善多种形式利益共享机制上下功夫。
三、现场推进,以点促面扩大试点。9月12日常州首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武进区的立华雪山鸡产业联合体成立并挂牌。在成立大会上,各所辖市区农林(业)局和试点企业代表参加了观摩,实地见证和学习联合体成立的环节、程序等,首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立会结束后,各地各试点单位都行动起来,结合本单位实际,进一步完善提高操作规程,抓好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把握好联合体的“四个特征”:即独立经营联合发展,龙头带动合理分工,要素融通稳定合作,产业增值农民受益;从而确保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四、广泛宣传,引导服务深入推进。利用第一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立,多层次、多媒体宣传发动,引起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电视、网络、报刊等诸多媒体宣传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共鸣。之后,武进区的“夏溪花木产业联合体”于10月23日成立,市农委主任李昙云受邀出席成立揭牌仪式。溧阳市的“白露山蓝梅产业联合体”和钟楼区的“常金优质稻米产业联合体”于11月28日成立,市农委副主任郑银法受邀出席成立揭牌仪式。这几家农业产业联合体都在《章程》中明确了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各经营主体的职责分工与协作。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建设发展其意义深远,不仅有利于让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单一产品购销合作,到多元要素融合共享的转变,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而且有利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平衡产业链的利益分配,示范带动普通农户共同发展,同步分享农业现代化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