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委农业局、省农技推广总站、省农技推广协会和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于7月12日在泗阳联合召开全省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暨稻田综合种养现场观摩培训会。省农委唐明珍副巡视员出席会议并讲话。扬州大学张洪程院士,省农委农业局马德云局长,省农技推广总站管永祥站长、杨洪建副站长出席会议。江苏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稻田综合种养专家指导组有关专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及基地主任,以及全省各市县农技推广条线的负责同志等200余人参加会议。
唐主任讲话时强调,一要坚持问题导向,客观分析稻米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践行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发展新理念,按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链式开发的思路,充分挖掘江苏稻米生产优势,推进“苏米”供给侧结构调整,提升“苏米”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二要集聚项目资源,统筹推进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发展。要求各地解放思想、创新思路,重点集聚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稻田综合种养、轮作休耕等项目资源,凝聚力量打造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平台,推进全省稻米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三要着眼当前生产,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关键措施落实。当前,全省水稻陆续进入够苗期,正是落实“搁田”等重要田管措施的关键时期,要求各地加强部署发动、突出指导服务、强化典型宣传,确保关键田管、防病治虫、抗灾减灾等各项关键措施落实到位。
扬州大学张洪程院士对当前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路: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大力建设稻米强势品牌;二是提升稻米产业发展中科技供给比重,稻米品质注重既好吃又好看;三是建立“好吃好看”大米标准化体系;四是充分发挥优质大米生产基地技术引领作用。
省农委农业局马德云局长在布置落实全省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项目时要求:加大力量建设江苏大米区域品牌,全省水稻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以上;建立全省优质稻米产业开发联盟;全省优质食味稻米品种覆盖率达50%以上及建立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基地300万亩;各地要大幅提高稻田综合种养面积;今年继续开展江苏“好大米”推介活动及举办“好大米”产业论坛;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项目绩效评价工作。
常州辖市区农技推广条线负责人参加了此次观摩培训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