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对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经济运行动态监测情况分析,2017年度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经济运行整体呈向好平稳发展态势,主要特点表现在“三增长、三增加、两提高”:
一、企业整体销售、利税、带动农户呈“三増长”:(1)企业销售稳定增长,尤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的业绩相对较好。2017年度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交易额)710亿元,同比增长7.3%,年销售收入(交易额)首次突破700亿大关。其中3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交易额)490亿元,同比增长7.8%;39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交易额)186亿元,同比增长8.3%。有36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交易额)同比呈正增长,占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个数的85.7%。新增的6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交易额)6.35亿元,同比增长15%以上。(2)企业利税平稳增长,尤其是省级龙头企业的获利能力相对较好。2017年度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利税12.7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3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利税2.22亿元,同比增长3.2%。39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利税10.47亿元,同比增长6%。有30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的利税同比呈正增长,占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个数的71.43%。(3)企业带动农户增长,但带动能力呈不均衡状且有待提高。2017年度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42万户,同比增长5.06%。其中3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07万户,同比增长6.36%。39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25万户,同比持平略增。有41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农户同比呈正增长,占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个数的97.6%。
二、拥有电商经销的、配有冷链设施的和合作(股)方式带动农户的企业呈“三增加”:(1)有电商经销的企业增加。2017年度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有电商经销的企业为20家,比上年增加8家。在全球互联网模式快速普及的今天,充分利用电商经销企业的商品,将为企业营销产品带来改变传统营销方式、改变企业竞争形态、改变人们消费习惯、改变市场营销环境、改变企业营销模式的“五大改变”,这五种方式的改变,将为电商经销企业在互联网模式营销产品中带来空前便利。(2)配有冷链设施的企业增加。2017年度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有38家企业自建冷链设施,其中有25家实施冷运供应,比上年分别增加3家,通过冷链设施的建设,有效提高了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抗风险能力。(3)企业通过合作合股带动农户数增加。2017年度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的“联农带农”能力有提高,龙头企业通过合作合股方式带动农户的数有新增加。2017年度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通过合作合股方式带动农户数超40万户,比上年增加1万余户。
三、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占比和“三品”农业意识呈“两提高”:2017年在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42家,比上年净增2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占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数的比重达40.2%,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均十分注重农业基地建设,尤其是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更加注重自建农业基地,“三品”农业意识更加提高。到2017年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有75家企业拥有自建基地,占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的73.5%,自建种植基地面积达15.4万亩。到2017年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有“三品”认证的企业73家,占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的71.6%。较好地发挥了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生态农业效应有新提高。
2017年,我市农业龙头企业之所以能取得良好发展态势,主要得益于全市农业产业化条线上下紧紧围绕“三大一实干”活动,突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切切实实抓好了以下工作举措:
一是抓动态监测,努力提升龙头企业整体质量。我市按照省级统一要求,对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了严格的动态监测,淘汰了4家,33家监测合格,同时有6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升格,使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的队伍由原来的40家扩大到42家,净增2家,使拥有物联网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和休闲农业的农业龙头企业增添;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增多。
二是抓项目推进,努力促进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我市积极完善农业产业化项目财政扶持方式,适时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争取财政扶持,不等不靠,先建设,后申请,以奖代补。有5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申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有16家农业龙头企业申报省、市级农业产业化发展“直补类”项目;有19家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申报晋级“奖补类”项目,较好地优化了农业产业化项目财政扶持方式。2017年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资金与上年同口径相比有增长。
三是抓创新服务,努力助推龙头企业不断发展。2017年我委联合财政,积极做好“一完善、两创设”工作:(1)改进完善农业保证保险贷款。进一步改进完善农业保证保险贷款的参与竞争机制,可有多家银行、多家保险公司和担保公司参与竞争。参与银行设立农业保证保险贷款额度6000万元以上。从2016年7月到2017年底已发放农业保证保险贷款5500万元。(2)新创设“农业保险贷”。通过财政资金引导,与邮储银行和人保财险合作,新创设“农业保险贷”。邮储银行设立“农业保险贷”保证保险贷款额度4000万元,保证保险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央行同期基准利率上浮15%。“农业保险贷”贷款保证保险保费费率分为传统种植业0.78%,蔬菜大棚和其他经济作物0.96%,养殖业1.08%。(3)探索创设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配合财政部门共同探索创设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与有关金融机构、创投企业共同合作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基金拟创设为市政府投资基金下的子基金,并争取母基金的支持。与此同时,我们还继续认真做好农业贷款担保奖励政策的兑现工作,兑现农业担保“以奖代补”资金168万元。
四是抓示范创建,努力促动龙头企业提升素质。2017年我市继续组织开展“联农带农”十佳农业龙头企业创建活动,优选一批基础较好的农业龙头企业确立创建目标和创建实施方案,并积极探索“联农带农”新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的“双带”作用。通过示范创建活动的推进,在全市农业龙头企业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促进龙型经济稳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