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农业部等八部委联合召开了2017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暨农资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发布会,动员部署2017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并发布了农资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备忘录。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后,省农委会同有关厅局接着召开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动员部署我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我市及辖市(区)农资打假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单位、市农委有关处站负责人共计70余人在行政中心嘉禾厅收听收看了本次会议。
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指出,农资打假工作要加强源头监管,严格市场准入;要加大案件查处,提高执法震慑力;要创新监管手段,提高监管能力水平;要推进社会共治,完善打假长效机制。并强调,各级农业部门要把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的重要抓手,建立农资生产经营者信用档案和黑名单制度,将无证生产经营、制假售假、检测不合格和造成重大责任事故的企业纳入黑名单,进行重点监管。要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对失信主体依法依规采取联合惩戒措施。
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上,省农委张坚勇副主任指出今年将全面推行农资领域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实施质量诚信报告、失信黑名单披露、市场禁入和退出制度,构建农资领域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社会环境;今年起全省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全部进入信息平台,实现监管资源共享、联动预防监控、联动检查处理,提高执法效能;全面加强重点领域和典型案件查处力度,通过举报投诉、日常监管、专项整治、质量抽检等多种途径,积极拓宽案源渠道,加大执法查案力度,查办一批大要案件,坚决消除“零办案”现象。
此次会议市农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陈志良主任亲自到会主持,并对全市2017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提出七点要求。(一)强化源头治理。通过出台农业投入品规范化管理意见,建设农资溯源管理系统,督促农资生产企业严格执行产品质量管理制度,规范生产经营档案,健全产品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二)强化市场整顿。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广泛开展农资市场检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封堵假劣农资流通渠道。(三)强化质量抽检。进一步完善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及时查清不合格产品去向,依法处理不合格产品。(四)强化案件查处。要始终保持严管重打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农资违法犯罪行为,通过查处案件,“以案说法”。(五)强化监管创新。扎实推进“六个一”规范化建设,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强化农资使用环节服务,大力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六)强化信用建设。按照部省有关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七)强化部门联动。充分发挥农资打假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努力形成农资打假工作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