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关于做好2016年省级农业综合产能建设类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苏农财[2016]18号)要求,我市各级种子管理部门认真实施《2016年度省级农作物种子安全监管项目》,全面完成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开展种子市场监督和抽样。
一是加强源头监管。为从源头杜绝不合格种子(苗)流入市场。2016年3月和8月,全市各级种子管理部门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种子生产企业和以批发为主的种子经营门店进行监督检查,对其经营的种子进行质量抽检,全年抽检种子样品199个,其中主要农作物种子样品119个,蔬菜种子样品80个。二是开展种子市场日常检查。全年开展检查110余次,会同农林综合执法部门对辖区种子经营网点进行巡查,重点检查种子标签、经营档案、台账、经营资质、相关合同及委托书等,规范经营行为,检查经营户406个次。
(二)开展种子常规质量检测工作。
全市共抽检种子样品207份,其中送省检测9个,自检198个;自检样品全部按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3543-1995》规定进行净度、水分、发芽率等三项质量指标的检测。经检测,送检样品和自检样品质量合格率达100%。
(三)开展品种安全性测试和品种纯度与真实性田间种植鉴定工作。
各地依托新品种示范基地,结合本地品种应用实际,建立了稻麦新品种安全性测试基地,用于开展适宜我市种植的稻麦新品种安全性测试工作。2016年,共完成安全性测试水稻品种36个,包括南粳5055、镇稻16、武运粳23号、镇稻18号、镇糯19号、武运粳29号、常农粳8号、武运粳30、武运粳31等本地和外地优质品种,测试面积合计115亩。同时组织技术人员、种粮大户进行阶段性观摩11次,774余人次。通过稻麦新品种的引进、测试、示范、展示、评比,为我市大面积生产品种更新提供了科学依据。按照江苏省种子“双打”专项行动方案要求,金坛市种子管理站承担了省种子站下达的品种真实性和纯度田间种植鉴定任务。在金坛稻麦科技示范中心完成品种纯度与真实性田间种植鉴定水稻样品42个,其中标样13个,送检样品29个,种植面积8亩。
通过实施《2016年度省级农作物种子安全监管项目》,大净化了我市种子市场,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避免了质量不合格种子流向市场,避免了坑农害农现象发生,杜绝了假劣种子、“未审先推”的品种和无证生产经营的种子流入农业生产环节,实现了农业生产零事故目标。通过新品种安全性测试,我们筛选出一批抗逆性强、品质优良的新品种,为开展绿色优质高效粮食生产活动夯实基础,加快了我市稻麦品种的更新步伐,大大提高了我市稻麦良种覆盖率。据统计,2016年我市水稻良种覆盖率达94%以上,小麦良种覆盖率达93%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