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22日,市农业综合开发局副局长何尧平带领各辖市、区农业综合开发的分管领导、科长(主任)、业务骨干及市有关人员,先后赴苏州、南通市参观了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并与苏州、南通市、县农业综合开发局有关员及江苏康德蛋业有限公司、海安县婷婷合作社等多位企业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考察组一行首先参观了常熟市古里镇、海虞镇、梅李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区,他们整合涉农资金,加大县、镇投入力度(亩投入5000-8000元,“十三五”计划投入12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20万亩),统一规划、统一流转土地、统一平整土地、统一建设、统一发包土地,发展规模经营的做法令人感叹!如古里镇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区,规划总面积1.58万亩,先后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省级规模开发、中央财政支农和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多个项目,累计总投入达1.2亿。目前园区内家庭农场经营面积5450亩、合作经营面积4800亩、企业经营2050亩、集体经营面积3500亩。园区主要实行“公司家庭农场基地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田娘农场“公司若干家庭农场”的新型合作发展模式,成为家庭农场的“升级版”,得到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高度肯定。同时,园区强化品牌战略,主打江苏省名牌产品——“田娘”牌大米,通过建立农产品直供网点、电子商务平台和连接商超等渠道,实现了公司、家庭农场共同增收,有效地带动了当地农业发展。
随后,考察组参观了江苏康德蛋业有限公司、海安县婷婷禽蛋专业合作社、海安县雅周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学习了海安县项目管理档案,听取南通市、海安县农业资源开发局的负责同志介绍了他们的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如南通市介绍的“精准开发”,其内涵包括“精准选项”,实行“定量定性式”培育申报,有效提高了项目命中率;“精准设计”,实行“四方认可式”(县、镇村、群众代表和设计单位必须要形成统一意见)勘察定型,有效降低了事后调整率;“精准实施”,实行“四位一体式”(项目镇村、群众代表、监理单位、管理部门)监督管理,有效避免了工程建设不规范;“精准验收”,实行“交办通报式”(书面)验收整改,有效保障了项目发挥效益。海安县介绍的大力度争取资金,严要求管好队伍,先后争取2015年度各类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3个,争取财政资金6295万元。他们充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建设高标准农田,并实行“精准开发”的做法令人赞叹,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