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金坛区坚持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加快全区农业调结构、快转型步伐,农业基本现代化水平稳居全省第一区间。
主导产业优势彰显。粮食高产增效创建整建制推进,已通过省级“亩产吨粮县”认定。先后打造了渔业、畜牧、园艺3个年产值超十亿元农业产业和河蟹、家禽2个单一品种年产值超十亿元农业产业,拥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4个,荣膺“中国河蟹产业化先进县(市)”。
物质装备明显改善。年均新增高标准农田2.5万亩,高标准农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超六成;农业机械化水平已达85.5%,位居江苏省前列。全区高效设施农、渔业占比分别达21.4%和33.7%,提前达到省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
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全区已建成2个省级、16个常州市级、21个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成为江苏省为数不多的拥有2个省级园区的市辖区。金西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成为常州市首个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
产业链条不断拉长。培育形成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38家,畜牧生产构筑完整产业链条,京东农业开启常州农企上市先河。外向型农业稳步发展,名特优农产品年出口创汇总额占常州大市一半以上。
休闲观光方兴未艾。薛埠有机茶园入选“中国美丽田园”,拥有“全国农(渔)业休闲示范点”和“江苏最具魅力休闲乡村”各3个,获得常州市级星级评定休闲观光农业企业14家。长荡湖、上阮等精品农游线路“显山露水”,全区农业结构由一产向“接二连三”加快转变。
品牌价值初步显现。拥有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各3只、江苏省名牌产品12只、江苏省名牌农产品4只。3只品牌河蟹荣膺“中国十大名蟹”,“金坛雀舌”连年保持全国茶叶区域共用品牌价值50强。
生态农业亮点放大。建成农产品出口备案基地6个、省级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3个,拥有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个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4个。绿化造林成效显著,荣膺“全国绿化模范县(市)”和“绿色江苏建设突出贡献奖”。压缩围网养殖面积4.1万亩,恢复生态湿地7300亩,长荡湖生态明显改善。我区已成为“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