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在应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调整优化结构,实施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强化市场开拓,提升“双带”能力,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全年经济运行在新常态下保持了平稳发展,实现了稳中有进、进中质提。
一是销售(交易额)稳中有增。2015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交易额)首次突破六百亿大关达618亿元,比上年增长9.6%,销售(交易额)过亿元的龙头企业达到32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的格局与实力有新变化,加工为主型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加工转化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特别是2015年省级龙头企业进行了监测和发展,我市有6家市级龙头企业成功升格为省级龙头企业,现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40家,占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的43.9%。更可喜的是2015年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交易额)591亿余元,占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交易额)的95%,比上年增长10%。与此同时,72家市级以上加工为主型龙头企业实现销售125亿元,比上年增加6亿余元;而市场型龙头企业发展继续保持“领头羊”地位,凌家塘市场、夏溪花木市场的交易额均达“十二五”预期目标,分别超过了250亿元、150亿元。
二是实现利税稳中有进。2015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利税10.9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40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利税8.4亿元,比上年增长6.9%。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利税居前三位的分别是立华牧业、凌家塘市场和夏溪花木市场。2015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整体利好的形势,是与市级以上畜牧类龙头企业良好的发展态势分不开的,2015年16家市级以上畜牧类龙头企业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15%以上,其中增幅超过10%以上的企业有8家,尤其是立华牧业呈现较大幅度的恢复性增长,也较好地拉动了整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的趋利向好。
三是出口创汇稳步提升。2015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有出口创汇企业12家,实现出口创汇超800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5%。出口创汇突破千万美元的企业有2家,其中金坛肠衣厂有限公司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左右,占到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出口创汇总额的近一半,撑起了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出口创汇的半壁江山,稳居全市第一。
四是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的带农惠农能力有提高,自建基地的龙头企业占比和合作合股方式带动农户的数量有新增加。2015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44万户,比上年增长6%。其中40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34万户,比上年增长6.3%;带动农户能力位居前三位的分别是凌家塘市场、夏溪花木市场和江南春米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有67家企业自建基地,占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的73.6%,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自建种植基地16.2万亩,比上年增加0.4万亩。目前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通过合作合股方式带动农户数达38.6万户,比上年增加1.6万户。
五是企业运行质量有提高。在县级以上龙头企业中,现有57家建设成为“五个一”示范龙头企业,占县级以上龙头企业的13.9%,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有3家企业获中国驰名商标,有29家企业获江苏名牌或江苏名牌农产品,有59家企业获“三品”认证,有69家企业通过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和设立专门质检机构。在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有33家企业自建冷链设施,其中有19家实施冷运供应,比上年分别增加3家,通过冷链设施的建设,有效提高了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抗风险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