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上午,常州市农业农村局阎晓东副局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提示部分地区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研究下一步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会上,常州市农业农村局质监处通报了今年部、省、市及各辖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中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的有关情况,包括常州市全年不合格水产品种类、超标较多的违禁及常规药物等,通报了不合格水产品较多的辖市区。汇总通报了常州近三年来鳊鱼在国家和省级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超标的有关情况。各辖市区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分管负责同志逐一进行了表态发言,并对水产品养殖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提出了具体整改措施。市农业农村局相关处室从水产养殖指导、渔业质量安全、执法办案流程、抽样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发言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
会议指出,近两年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部、省水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我市的合格率排名靠后,给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敲响了警钟。从各地各部门摸排掌握的情况来看,造成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关键人”即:水产经纪人、养殖户、饲料生产企业、兽药生产厂家、育种基地;二是“关键地”即:产地市场、旺季塘口、道路运输中;三是“关键时”即:热水鱼上市时、一季度问题多发时。具体措施可以有三,一是加强技术研究,加大宣传教育;二是开展明察暗访,找准抽检塘口;三是打击利益链条,提高违法成本。
会议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正视问题。水产品质量安全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要破除畏难情绪,迎难而上,不回避、不推诿,严格执行“三管三必须”要求,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村级服务站作用,加大抽检力度,特别对水产经纪人要进行约谈,并对养殖主体要求出塘报备等。二是要立即行动,专项整治。要制定科学的监测和暗访方案,严格拉网普查不留死角,提高检测的时效性。要联合市场、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形成一批典型案例。三是要确保安全、保障供应。特别是春节、冬奥期间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并做好舆情工作。要举一反三,开展好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要联合技术、执法、监管、检测等部门齐心协力,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争取在短期内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