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市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运营呈现七个方面向好态势
发布日期:2021-08-24

近日,通过对2018年和2019年常州市被认定的4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进行动态监测,结果显示,企业运营呈现七个方面的向好态势。

一是企业发展基础较好。企业资产总额66.5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28.08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7.76%和4.99%,企均资产总额1.71亿元,企均固定资产7201.19万元。企业职工总数5417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上年略减1.79%,季节性用工7820人,较上年增长10.61%。2020年企业实现销售(交易)收入120.37亿元,较上年增长6.76%,其中销售(交易)收入超30亿元有1家,超10亿元有1家,超5亿元有2家,过亿企业19家,企均3.09亿元。

二是利税总额在特殊年份总体保持平稳。2020年,企业实现净利润总额3.83亿元,企均981.55万元,较上年有所下降。在疫情特殊年份,除3家企业净利亏损,其余均实现利润正增长,企业平均成本利润率8.48%,销售利润率5.64%。累计缴纳税金1.41亿元,同比增长12.3%,省级龙头企业在利润下滑的情况依然较好地履行了税收义务。受益于应对疫情宏观调控政策,企业累计减免所得税2015.06万元,同比增加32.08%。

三是主营产品产销有序。主营产品原料类别涵盖大宗粮食、林特产、果蔬、畜禽等多个种类,主营产品产量162.66万吨,微增1.16%,主营产品实现销售收入99.03亿元,同比增长6.43%,产销率保持在98%以上的较好水平。10家企业取得进出口经营权,年出口创汇2496.21万美元,同比下滑10.51%,主要进出口方向集中在欧洲和亚洲周边地区。

四是生产基地不断扩大。以常州地区为中心,辐射苏北地区和安徽、陕西等省,累计建设种植基地面积70.2万亩,企均2.19万亩,扩大了3.25%,自建种植基地面积5.24万亩。养殖基地养殖总量达到3658.58万头(只),自建养殖基地养殖总量307.72万头(只)。从基地采购加工原料占加工总量比重达到61.93%,稳定增长2.74%。

五是联农带农成效显著。带动农户总数28.15万户,企均7216户。带动农户形式多样化发展,合同制带动13.38万户,与农户直签合同5.99万户,带动专业大户2.28万户,通过中介组织、基层组织等带动5.11万户。合作制带动农户4.45万户,以长期建立产销合作关系为主要方式。股份制带动农户1058户,多数是通过合作社入股方式参与。

六是科技创新活力日益增强。32家企业建有技术中心、研究院等专门研发机构,2家企业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类奖项,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农业科技型企业。累计投入研发经费8615.52万元,企均226.72万元,同比增长4.07%,占企业销售额比重稳定在1.3%左右。

七是质量管控严格到位。生产加工型企业均建有专门的质检机构,企业标准化生产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等全部完善到位,绝大部分都达到了ISO9001质量管理要求,企业三废排放全部达标,历次产品质量省级抽检和市级检查均保持合格,超过一半以上的企业产品为绿色食品,多年未发生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累计有25家企业先后创成省以上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和名牌农产品称号。

 

主办单位:常州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B座3-4层

电话:0519-8568222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4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