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举办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培训会 |
发布日期:2018-05-14 |
在全市水稻育秧及生产工作即将开始之际,5月11日常州在金坛区召开了全市水稻集中育秧现场观摩暨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培训会。会议观摩了金坛区黄金村水稻毯苗、钵苗集中育秧和机械栽插示范现场,通过现场的静态展示、动态演示和技术人员的讲解,增强了与会者的感官认识和对两种方式育秧栽插各环节的把握;会议还邀请扬州大学农学院霍中洋教授、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张家宏研究员分别作了“水稻钵苗机插高产优势与关键栽培技术”、“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关键技术”专题技术培训,两位专家的授课深入浅出,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实践案例,针对性强,关键技术讲解透彻,与会代表听记认真、互动活跃,反映受益匪浅。 常州市农委徐加宽总农艺师参加会议,并就如何提高种稻效益,提出了做好“加减乘除”四个方面发展的建议思路。一是稻“十”。就是因地制宜、加快示范推广稻鸭、稻鱼、稻蟹、稻虾、稻鳅、水稻甲鱼等稻田种养结合模式。积极示范推广“水稻+马铃薯”、“水稻+芽芹青菜”、“水稻+蒲芹西红柿”、“水稻+西瓜(草莓)”等种植模式。二是稻“一”。就是减肥减药。减肥总量要达10-20%,关键是减无效分蘖期和后期保花肥;减药主要是减化学农药。减肥减药的前提或关键点是秧好苗壮。三是稻“X”。就是通过创意农业,延伸拓宽稻米产业链,使种稻效益倍数、指数式增长。包括优质稻米和功能稻米种植、稻米加工、品牌培育、创意稻作等方面。四是稻“÷”。就是控制(除去)无效生长,促进有效生长,提高水稻产量,提高稻米出糙率、整精米率,增加收益。针对当前机插稻栽后分蘖发生迟、发生慢导致的穗数不足,强调要抓好秧苗素质、适期栽插、耕整地、开好沟、肥水管理五个方面。 不断加快先进成熟技术的应用普及和加大新技术的研究示范与本地化组装集成是我市水稻生产技术水平全省领先的重要原因之一。举办本次活动,旨在做好今年全市水稻育秧工作,加快推进水稻集中育秧推广普及;同时,根据生产形势的变化、需求矛盾的转变、新时代发展的要求等,加快研究推广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和先进实用技术应用到位率,促进稻米产业提质增效,奠定全市水稻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基础。 常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季美娣主任及有关技术人员、各辖市(区)农林(业)局分管局长、农业科及作栽条线负责人、乡镇农技站站长及水稻种植大户和育秧服务组织代表等共120余人参加了会议。
|
主办单位:常州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B座3-4层
电话:0519-8568222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