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认清形势 主动出击,努力扩大农业对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的正贡献
发布日期:2018-05-09

今年以来,我市大气、水环境质量形势严峻。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同时作出批示并提出明确要求,全市农业系统积极响应,主动作为,以治理畜禽养殖污染专项行动为抓手,迅速展开新一轮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整治行动。通过强有力措施,层层传递压力,快速落实农业环保责任,为农业实现绿色发展打好基础。

一、怎么看?解决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的问题。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十九大明确的目标任务,也是推进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事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事关乡村振兴发展大局。全市农业系统充分认识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自上而下形成高度共识、高度警醒、高度自觉,把握好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辩证关系,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以“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工作为主线,围绕农业绿色发展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一步拓展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着力构建种养循环发展机制,推动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条生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同时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制约生态农业建设、妨碍农业可持续发展深层次原因,认清现行农业生产关系、生产经营主体意识、治污政策、项目机制、产业布局、技术支撑等不足是问题的主要方面。农业系统将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四个意识”,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不放松,以最有力的举动和措施,拿出真正的过硬的成果,把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抓上去。

二、怎么干?解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方法问题。

一是形成合力抓推进。根据中央、省、市文件精神,统筹“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环保部约谈整改”、“治太”、“河长制”等要求,印发《2018年“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市农委职责清单》,继续完善农业系统专项整治工作机制,厘清工作职责,进一步形成工作合力,整体联动推进各项任务落实。二是围绕问题抓调研。实践证明,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治理农业农村污染的有效途径,为全面掌握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现状,便于与科研院校之间展开合作,探索富有常州特色的农业废弃物多元化利用的创新之路,今年就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点和核心问题开展了系列调研,并形成《常州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调查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三是紧扣目标抓落实。围绕既定目标任务,统筹畜牧业、种植业、渔业等农业各产业融合发展要求,全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牧业重点在“关、调、改、用”上综合施策,种植业着力在“精、控、休、替”上做好文章,渔业关键在“拆、调、建、放”上大力作为,林业要全力做好“绿地、林地、湿地”三地同建工作,重点在“种、防、护、保”夯实举措,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着重在“实、用、引、防”上落实措施。四是聚焦重点抓整改。开展整改问题回头看,系统梳理各辖区农业生态环保问题,全面查找不足,做好中央环保督察、省环保督察等发现的问题和自查问题整改责任落实、整改工作推进等工作,全力以赴迎接第三轮省环保督察。

三、怎么抓?解决农业绿色发展的问题。

进一步夯实工作举措,稳步推进抓好全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各项重点工作。下一步,全市农业系统将紧紧围绕2018年确定的目标任务,根据省环督要求,序时推进工作落实,继续削减畜禽养殖污染量、削减化肥农药用量、削减水产养殖污染量。重点抓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美丽牧场建设、滆湖网围养殖整治、渔业结构调整和示范区建设、种植业清洁化生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点创建、湿地保护、森林城市建设等工作。不断推动全市农业转型升级、逐步迈向现代化,进一步扩大农业对自然生态环境改善的正面贡献,减少农业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主办单位:常州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B座3-4层

电话:0519-8568222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4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