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河蟹“小精高”家庭养殖 全国看金坛
发布日期:2016-09-20  来源:金坛区农林局

    “河蟹都快上市了,还是满塘的水草,间隔均匀、整齐透亮!”

    “这水质调得好,肥、活、嫩、爽!”

    “不用说,肯定是一塘好蟹!”

    “难得的是,这一片家家户户都养得这么好!”

    ……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9月9日,由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组织来金坛参加2016全国河蟹“小精高”家庭养殖金坛模式培训班的近百位业内专家、企业代表、养殖大户,现场观摩了金坛区方边村“小精高”河蟹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和省级河蟹生态高效养殖产业园后,由衷折服,连连赞叹!

    金坛是“中华绒螯蟹之乡”、 江苏省渔业重点县(市)和重要的河蟹产区。多年来,该区渔业科技人员高举科技创新大旗,始终占据全国蟹业科技“制高点”。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试验成功长荡湖网围养蟹、九十年代初在全国率先开展稻田养蟹试验示范、九十年代末全国首创“小群体、大个体、生态型”的河蟹健康养殖模式,进入新世纪后,成功探索的蟹池“631”(亩产河蟹60公斤、青虾30公斤、优质鱼类100公斤)生态养殖技术、蟹池微孔增氧生态高效养殖技术、蟹池“155”(亩产河蟹100公斤,青虾50公斤或青虾30公斤、塘鳢20公斤,亩效益5000元以上)生态养殖技术和基于物联网的河蟹生态高效养殖技术,获得了各级各类科技进步奖、农技推广奖等10多项。与此同时,该区通过政策引导、典型示范、竞赛推动、园区建设等多种手段,加快蟹业新技术、新模式转化应用,使河蟹养殖成为全区第一个单一品种年产值超10亿元农业富民产业,该区也因此成为江苏省渔业科技入户唯一的省级示范研修基地。

    近年来,该区渔业科技工作者不断总结群众经验,集成推广河蟹“小精高”家庭养殖模式:小,即养殖面积小,一家一户家庭式养殖,每户养殖总面积不超过30亩,单个池塘面积不超过15亩,便于管理操作;精,即精细化管理,从池塘改造、苗种选育、环境营造、科学投喂到质量控制每个环节都“精耕细作”;高:即单位面积放养密度高、投入高、产量高、产出效益高,常年放养蟹种1600~2000只/亩,养殖成本8000元左右/亩,产量200公斤左右/亩,亩效益6000元~1万元。每个家庭为一个养殖单元,集中连片的养殖单元连在一起又组成了规模化的养殖基地,实现资源共享、技术共享和品牌共享,辐射带动“小精高”家庭养殖模式集群发展,形成“小精高”河蟹家庭养殖模式板块经济,提升河蟹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发展水平。

    目前,以“小精高”家庭养殖模式为主的河蟹养殖面积占到全区河蟹养殖总面积的60%以上,高标准建成1个江苏省级、3个常州市级和6个金坛区级现代河蟹高效产业园,核心区面积2.5万亩,辐射带动周边10余万亩河蟹养殖。2015年,全区亩效3000元以上的河蟹养殖面积13万亩,占14.5万亩河蟹养殖总面积的近九成,其中亩效5000元左右的典型户3456户、养殖面积6.95万亩;亩效1万元左右的典型户516户、养殖面积1.59万亩。

    “无论是在省内,还是在全国范围内,金坛河蟹养殖科技含量高、转化应用快、富民效果好,值得学习和借鉴!”之所以举办2016全国河蟹“小精高”家庭养殖金坛模式培训班,中国渔业协会河蟹分会李国平会长道出了个中缘由。

 

主办单位:常州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B座3-4层

电话:0519-8568222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4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