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常州市召开2016年上半年种子管理工作总结会
发布日期:2016-07-11

     

    7月5-6日,我市组织召开上半年全市种子管理工作交流总结会,各辖市、区种子管理站(农业服务中心)负责种子管理工作和品种试验人员参加了会议。

    与会人员考察观摩了溧阳市水稻新品种展示基地,对试验小区布局规划、播种移栽措施和基地硬件设施建设等给以高度评价和赞扬,同时要求技术人员进一步做好除草、病虫害防治、水肥运筹等田间管理工作,把优良品种的特征特性最大限度地展示出来,确保水稻新品种展示达到预期优良效果。

    会上,各辖市区种子管理人员围绕新品种试验、种子市场监管、生产经营许可、新《种子法》宣传培训等方面详细汇报了上半年的工作开展情况,共同探讨问题、相互交流学习,借鉴成功经验,以期共同提高我市种子管理工作水平。负责新品种展示试验的技术人员还对我市2015-2016年小麦新品种展示的试验设计、栽培措施、试验结果、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从生育期、产量、抗病性等方面对新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各区域秋播小麦品种利用意见。会议还对溧阳、金坛、武进3家种子管理机构开展“县域种子市场秩序评价”工作进行了综合评分,对附件材料中存在的不足要求会后进一步完善,并上报省市。

    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赖主任在听取汇报后认为,上半年我市种子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今年我市小麦新品种展示与推广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全市引进了25个小麦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在成熟期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种粮大户、种子生产经验单位和代销点负责人前往观摩学习,人数达18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多份,对新品种的快速推广应用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并为下年度秋播小麦品种利用意见提供了科学依据,促进了全市品种布局区域化、专业化。二是全市种子“双打”工作收效显著,种子生产经营者的经营行为越来越规范,全市种子质量得到进一步保证,上半年全市开展种子质量和市场检查活动38次,出动执法人员156人次,抽取水稻种子样品85个,玉米样品6个,蔬菜样品65个,全市未发生一起因种子质量引起的生产事故。同时通过宣传引导,购种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得以提高。三是各辖市区积极开展了新《种子法》宣传培训工作,深入乡镇悬挂横幅69条,发放宣传资料2.5万份,培训各类人员3600人次,一方面提高了种子管理和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另一方面强化了种子经营户的守法自律意识,有效防止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四是省市种子项目得到认真落实,各地制订了实施方案,明确专人负责,专款专用,确保按期完成各项指标任务。

    会议认为,上半年种子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一是各地种子管理机构参公管理工作推进不快;二是小麦收获期间阴雨天气对小麦种子质量影响较大,各地要及早谋划秋播种源,加强质量监管;三是部分新品种展示基地的建设和管理还存在基础较差、管理马虎的现象;四是当前我市受暴雨洪涝影响,导致部分水稻田需要补栽补种,急需调运种子,确保灾后能迅速恢复生产,减少损失。

    会议对下半年全市种子管理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进一步做好全市水稻灾后补种工作,要认真仔细核实需要补种的面积和种子数量,尽快调度资金和联系种源,并加快做好种子的调度派发工作,同时,要密切关注受灾补种水稻的后期生长状况,加强田间技术指导,确保取得较好的收成。二是继续做好秋季种子“双打”工作,持续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与执法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做好种子市场检查、案件查处及生产事故处理等工作,确保种子市场监管常态化。三是进一步做好种子法相关配套法规的培训宣传工作。种子管理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新的法律法规,提升业务素质,提高技术服务水平,适应种子管理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同时,通过学习要进一步明确行政职能,切实加强种子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能,全面提升我市种子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四是要认真做好“县域种子市场秩序评价”工作,加强种子政务公开、监管措施、案件查处、能力建设、创新创优等方面的工作力度,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

    

 

主办单位:常州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B座3-4层

电话:0519-8568222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84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