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种田的带头人——记金坛区直溪镇科技入户示范户仇锁坤 |
发布日期:2015-12-02 来源:金坛区农林局 |
“现在种田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种田一定要靠科学,秸秆还田、选好品种是主要的。我不懂的地方就问农林部门,他们就会来指导,这样才能拿到高产。”直溪镇农机科技示范户仇锁坤对周围看热闹的群众说。2015年11月3日,区农林局水稻专家来到仇锁坤种植了武运粳30和武运粳31两个品种的田块进行实收测产,通过专家量面积、测水分、称鲜重、去袋重、去杂等一整套工序后,计算得出两块田的产量均在800公斤以上。仇锁坤对测产的结果非常满意,他说:“今年虽说是个丰收年,但老天爷也有不作美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掌握农业知识和技术就成了增产增收的关键。” 今年60岁的仇锁坤,是金坛区直溪镇有名的种粮大户。从1992年起,仇锁坤承包了40多亩地种植水稻和小麦。随着近年来农业政策向好,粮食价格走高,他逐步扩大种植规模,钻研高产创建,在当地农业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成为了一把种田好手,多年当选“农技、农机优秀示范户”。今年种植的150多亩稻麦,分别选用扬辐麦4号和武运粳30、31,小麦亩产达到了550公斤,水稻亩产平均在750公斤以上,省里和市里也经常来他这里搞测产和观摩,突出表现得到地方领导的赞赏,鼓励他积极创办家庭农场。 说干就干,老仇于2013年初组建了建昌锁坤家庭农场,花费了30多万元,购置了水稻插秧机、大型拖拉机以及四位一体小麦条播机等农机,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老仇经常说“种田三分靠种,七分靠管,人家的和我种的就是不一样。别看人家稻田里的苗现在长得比我好,但是亩产绝对没有我高。”为了提高田块肥力,同时响应国家秸秆禁烧号召,他从一开始的手扶拖拉机到现在的大中拖,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已经有十几年的时间了。积累了20多年种植经验的他,仍是一有空闲就往田里跑。不光自己的田,他还帮村民种植管理了100多亩田,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活,当地的农户都听他的。即便这样,农业部门组织的农业技术培训,老仇也是一课不落。 不仅高产,老仇生产的小麦、大米还优质,颇受当地人欢迎,有的加工厂来收,若价格不好,他还不卖,村邻们甚至还加价购买他家的大米。去年忙下来,150多亩水稻产值达到20万元,小麦产值达到13万元,除去购买化肥、农药及收割等人工费用10万元,共赚了20多万元,老夫妻俩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问起为什么不再多种点田,两人直摇头,“种田就我们老两口,顾得过来还挣钱,规模再大,就吃苦不挣钱了。种田不能盲目求多,要看自己的能力适度规模。”仇锁坤凭着对种田的一腔热情,依靠科技,走出了一条种学种田致富的新路子。
|
主办单位:常州市农业农村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行政中心3号楼B座3-4层
电话:0519-8568222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